民警为在押人员李某(左二)过生日。
“看守所民警人性化执法,唤醒了在押人员的良知与责任,让他们懂得了感恩,达到了改造育人的效果,好样的,为你们点个赞……”7月17日,谈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看守所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来的新风气时,在押人员亲属禁不住“点赞”。
明确主攻方向
监管民警面对的是在押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以来,环江县看守所围绕这个问题,制定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看守所民警在接待群众时有无态度简单粗暴、存在冷、硬、横、推的现象?”、“您对反对‘四风’改进看守所工作作风方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您对看守所监所管理教育、服务态度、会见、对在押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以发现看守所在走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力求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随后,环江县看守所全面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后认为:在押人员是特殊的群众,人性化对待他们,要落实面对面管理,对在押人员进行教育挽救,开展社会帮教和普法活动,这些就是在践行群众路线。
人性化执法暖人心
明确了主攻方向后,环江县看守所民警便针对在押人员的不同情况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用情感化,取得了明显效果。
“犯罪进看守所已经是大不孝了,如果不能送老祖父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我这辈子就会留下永远的遗憾,很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所以,今后我会自觉遵守监规,这也是尽孝的一种。总之,我会努力改造,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回到亲人身边,担起家庭生活重担。” 因涉嫌故意伤害的在押人员罗某,感受到看守所民警人性化温暖后发出由衷的感慨。
“在我得志时,没有帮助过你,而你对我这失足的人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非常感谢你……”日前,一封来自监狱的感谢信交到了该所副所长蒙建辽手中。原来,写信人韦某,男,52岁,入所前曾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兼镇长,后下海经商,因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进入看守所后,韦某心理压力大,强烈的落差感使其情绪一直不稳定,且采用绝食的方式对抗管理。蒙建辽便以亲人般的关爱及时开导韦某,并针对韦某体质情况,合理安排“营养餐”,与其家属一起进行亲情帮教。经过努力劝导,韦某放下了思想包袱,身体也逐渐好转,并展示其书法绘画的特长,经常制作廉政画报及监舍墙报,以身作则,现身说法,成为一名传递正能量的宣传员。
近日,当韦某未成年的儿子来看守所看望爸爸时,看守所人性化处理,不让韦某带戒具与儿子相见,让韦某保持了一个父亲的尊严,让韦某感激不尽。
该县思恩镇27岁的女青年李某也感受到了看守所民警人性化执法的温暖。今年6月24日,李某因非法持有毒品被刑事拘留。刚到看守所时,李某不愿与人沟通,情绪波动频繁,多次违反监规。管教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找她谈心。交流中,管教民警获悉7月3日是李某的生日。为鼓励她积极改过自新,管教民警决定自己出钱在所内为李某过生日。
当晚,这特殊的生日让李某泪流满面:“真没有想到,民警能给我过生日,虽然父母和家人不在身边,但我还是感到快乐。在这里我会好好接受改造,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努力改造,今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把在押人员当“病人”医治
环江县看守所还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知礼数、懂礼仪、树道德”等传统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这里,民警把我们当作病人,是特殊群众,虽然我们犯了罪,但并没有被民警抛弃,民警给了我们改邪归正、重新生活的勇气……”在押人员李某说,“在看守所,我们依然有人权,依然被尊重,这样的群众路线,走得好……”
原来,环江县看守所民警把在押人员当成“病人”,经常对他们说,生了病不要紧,只要好好治疗,病治好以后还是一个健康人。由此打开在押人员的心结。
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环江县看守所人性化管理,感化了一大批在押人员,他们纷纷向民警提供破案线索。据了解,今年1月至7月中旬,该所民警通过在押人员提供的情报积极开辟深挖第二战场,共向办案单位提供线索18条,破获各类案件10起。
(通讯员 谭琳 卢仲平)
·广西环江法院"夜间巡回法庭"零距离服务群众
·广西环江法院“四举措”激发年轻法官正能量
·广西环江法院积极搭建利民渠道践行司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