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西

广西平乐公安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文化育警促公安业务入良轨

2014-07-18 08:28: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公安局党委为解决制约公安事业新突破的瓶颈,深入基层所队调研总结,确立了把公安队伍建设作为局党委工作的重头戏,全力推进公安业务工作跨越发展的方针。

“县城比不得市区,职业发展空间窄,要走出去很难。特别是在乡镇,很多年轻民警35岁就当上派出所所长,这个位置可能一坐就是一辈子。”平乐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王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根据统计,平乐县公安民警平均年龄41岁,50岁以上的占三分之一。民警工作压力大,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

县公安局党委通过进一步调研分析发现,思想压力是造成民警“亚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公安业务有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公安队伍却没有标准化、程序化的标准。民警思想很难把握,要真正推进公安事业良性发展,公安队伍、公安文化至关重要。

为此,该局党委把公安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的落脚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规划方案,把公安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并把公安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评,形成常态化建设工作机制。

公安文化建设需有阵地和特色。为此,县公安局要求有单独办公场所的二级机构根据本单位建筑格局的实情,分别建成反映本警种、本单位特色的警营文化长廊或警营文化墙。同时,设置荣誉室、图书室、健身房、心理宣泄室等,为公安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发派出所负责大发瑶族乡治安管理工作,辖区面积占全县面积近三分之一,大部分村屯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派出所仅有3名民警。在此特殊情况下,该所通过公安文化建设树立民警的宗旨意识和公安民警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所民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塑造了一个以“背篓民警”黄平养为代表的驻村民警典型,传递了公安正能量,受到自治区、市公安机关表彰。

平乐公安文化建设以促进民警文化素质提升和提升公安的社会公众形象为出发点,挖掘文化人才、成立专门公安文化队伍。目前有宣传通讯、文学、歌舞、书画、摄影、心理健康服务、足球、羽毛球等专门小分队。队员们利用空闲时间撰写稿件、编写剧本、排练,不定期下乡镇进村屯开展送文化下乡进村活动。

“我们的文化小分队不容小觑,在本地文坛也颇有名气。有一次4位民警和本地画院联合送文化下乡,百姓聚集了几千人,反响非常好!”王淮说。

在张家镇榕津村,民警向村民送上自编自演小品《局中局》、桂剧《平乐十八酿》和自弹自唱的《外面的世界》等节目,受到村民热烈欢迎。由该局民警黄乙轩拍摄的反映“村警”走村入户工作实情的摄影组照在自治区公安厅组织的2013年全区公安机关廉政建设书画摄影竞赛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此外,在当地电视台、报刊开设《平乐警事》《每周警星》等专题栏目,每月至少编播1期《平乐警事》,每月推出不少于1名警星,至今共编播26期《平乐警事》,推出警星60多名。

通过文化活动的熏陶,平乐民警找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目标,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和愉悦感大大增强,推动着平乐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步入良性轨道。本报记者莫小松本报见习记者马艳 本报通讯员王学秋

[责任编辑:陆然]
相关报道

·武东升:清平乐——开封水系观梅
·广西平乐侦破系列入室盗窃案
·广西平乐县人大常委会对检察工作“三满意”
·广西平乐法院组织开展“寄语十八大”活动
·内蒙古通辽公安:建设“平安通辽”,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破解公安队伍建设难题的好声音

·破解公安队伍建设难题的好声音
·首届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优秀论文交流会召开
·张策:用心建设公安文艺人才温馨家园
·公安物联网建设与应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浙江公安边防积极加强“现代后勤”工作建设
·福建公安边防强力推进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