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审判员 彭 峰
在长生桥法庭工作了五个年头,每天面对老百姓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我深深地体会到:认认真真用心办案,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春节前的一天早上,我刚到法庭门口,便看到门口蜷缩着一位老太太,嘴里不停念叨:“法官,你得帮我主持公道……”
见状,我急忙将老人扶进接待室,倒上一杯热茶,仔细询问情况。
原来老人姓谭,已经82岁高龄,和儿子一起生活,但因为和儿媳矛盾激化,便想搬出去独住,遂到法庭来起诉,要求儿媳归还之前自己交由她保管的一笔积蓄。
一番走访,我发现,老人的儿媳心地并不坏,而且老人年岁已大,需要人照顾,于是,决定调解解决这起纠纷。
我一面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媳耐心劝导,一面隔三差五去看望老人,让她体会亲情的可贵。最终,原本对立的双方和好如初,一度想搬出去独住的谭婆婆也同意搬回家与儿媳共同生活。
事后,同事问我,明明这案子很好判,为啥还要花精力调解?我告诉他我的简单想法:“谁家没有老人?我不想让他们亲人之间对簿公堂。”
2010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长生桥镇花红村一家养殖场内,由于化肥等污染物污染了位于下游的4家养鱼场,鱼全被毒死。一怒之下,养鱼场主把养殖场告上了法庭。
这件案子的关键之处在于养鱼场称重死鱼时,养殖场方面没有人在场,损失多少、怎么赔偿,这些都无从说起。
想到养鱼户们的艰辛,为了取得证据,我冒着大雨到现场勘察。鱼塘周边全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我拄着拐棍,挽起裤脚深一脚浅一脚爬上去,丈量每个鱼塘的面积,然后按照当地鱼塘亩产量,推算出当事人每亩鱼塘污染的程度及死亡率。
同时,对一些不明白的专业知识,我就上网查资料,还专门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那段时间,晚上睡觉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事。
判决出来后,被告不服,我就一笔一笔算给他们看,直到他们弄明白且心服口服。
后来,4家养鱼户获得了20多万元经济损失的赔偿。如今,哪家养鱼户要是遇上什么困难,总会第一个给我打电话,说是“向彭法官咨询一下,心里才够踏实。”
去年冬天,已经转岗到执行局的我负责执行一起僵持三年之久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因被告某建筑公司已经倒闭,拖欠原告老刘的8万元工资一直不能到账。
眼看着临近春节,老刘又是从外地来打工的,一年到头本就赚不了几个钱,如果我不能帮他讨回这些钱,这个年他就过不好了。
想到这些,我便加班加点进行走访协调,终于为老刘讨回了这笔血汗钱。
事后,老刘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致谢。我把这面锦旗和以前其他当事人送的锦旗、感谢信一起,放进办公室的抽屉,以随时提醒自己:要对得起当事人的信任和肯定!
(钟丽君 陈晓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