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泰兴警方成功劝阻聋哑人给骗子汇款

2014-07-15 09:31: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7月9日,江苏省泰兴市公安局滨江派出所的民警经过90分钟的“笔谈”,成功拦截了一起针对聋哑人的电信诈骗案。

装着2万元存折去上班,亲属无奈选择报警

7月9日7时30分许,泰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泰兴市开发区某公司上班的聋哑人卢某早上带走了家中的存折,准备去银行向境外汇款,家人怀疑卢某遇到了电信诈骗。

指挥中心立即指令滨江派出所民警出警。由于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民警与公司取得联系,要求一上班就把卢某请到会议室。

接着民警致电报警人,得知卢某8日晚上把家中的2万元定期存折翻了出来。卢某说,有一家台湾公司为关心、资助残障人士,举行汇款返现活动。家人知道是骗局,但卢某不信,劝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用。早晨上班时,卢某把存折装在口袋里出了门。

马路上偶遇朋友,得知汇款返现“好消息”

民警在卢某所在公司的会议室里见到了他。卢某比划着告诉民警,这条信息是同事陶某说的。公司安保负责人介绍说,和陶某一个班组的有陶某、卢某和凡某3名聋哑人。

不久,陶某、凡某也被叫到了会议室。陶某比划着说,他的信息来源是一个叫“老潘”的聋哑朋友。几天前在马路上偶遇后,“老潘”告诉陶某,一家台湾公司举行针对残障人士的汇款返现活动,每人只要汇3.5万元,每月就可以得到6000元的返现,为期1年,共可得到7.2万元。公司只抽取360名残障人士,陶某汇款10天后,已经收到了公司返回的2000元。

陶某觉得应该“有福同享”,所以将“好消息”告诉了同班组的卢某和凡某。

听不见、看不懂,民警“笔谈”90分钟化解危机

“我很困难,有两个孩子。送孩子去上学要学费,我想钱多。”

“挣钱是真的,如不信问我的朋友,你们让我觉得奇怪。”

“‘老潘’,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见他。”

……

以上内容整理自民警与3名聋哑人的笔谈记录。

和聋哑人的每一次沟通都很费力。“第一次与聋哑人交谈,我说的他们听不见,他们比划的手语我又看不懂。他们坚信是真的,我们说是假的、骗他们的,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我只能把想问的问题写在纸上,再让他们把回答写下来,一来一去,从8点到9点30分,我们劝了1个半小时。还好,最后终于劝住了。”当天的处警民警顾伯军说。

“我通过一个认识字的聋哑人,把我写的问题用手语翻译给另外两人。问一个问题,要等几分钟才有答案。最后他们3人全都向我摇手,又做了一个暂停的动作。我知道,他们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不汇款了。幸好有公司安保部门的负责人在场,要不然,我还得多花几个小时才能说服他们3人。”顾伯军说。

离开公司时,民警再三叮嘱安保部门的负责人,上班时间一定要看好这3名聋哑人,不能让他们离开厂区,并提醒卢某的家人,待卢某回家后一定要收好家中的存折和现金。

■民警提示

关注特殊群体,谨防上当

民警告诉记者,这种以聋哑人为侵害对象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

残障人士属特殊群体,生活圈、朋友圈小,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数量有限,对事物真假的辨识、认知能力不是特别强,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心理,一旦遇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坚信不疑。

而聋哑人上当受骗后,去银行汇款转账,不像普通人那样不停地接听电话,一般很难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同时,他们的交流多为手语或短信,一般人看不懂也不易察觉,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公安机关在加大对特殊群体防骗宣传的同时,也希望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平时多注意观察和留意,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劝阻或报警。社会各界也应携手提供帮助,提高他们识骗、防骗的能力。(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杨青云 顾 晨)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江苏泰兴:"常回家看看"让九百民警大有可为
·江苏泰兴开通126条“职务犯罪预防邮路”
·江苏泰兴:高科技给法院安上千里眼顺风耳
·江苏泰兴从优待警提升整体实力
·江苏泰兴检方版“爸爸去哪儿”有益又有趣
·江苏泰兴:“公安群众工作团”接地气惠百姓

·江苏泰兴:“公安群众工作团”接地气惠百姓
·江苏泰兴:改作风从专项整治“细节微行”入手
·江苏泰兴广陵: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
·江苏泰兴:审查首起严重污染环境案
·江苏泰兴:变多头审批管理为归口统一办理
·江苏泰兴:预审机制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