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北川"三二三"模式强化乡镇社会治安管理

2014-07-09 09:53: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依照“传统+科技”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具有北川特色的乡镇场镇社会治安联合防控“三二三”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乡镇场镇社会治安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的目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注重“三个坚持”夯实防控根基

“三个坚持”即坚持党政领导、坚持部门联动、坚持群众主体。

北川公安依靠北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开辟了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在人、财、物上的绿色通道,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了党政主导、政法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社会治安分类防控格局。

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警深入到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征求各单位对治安防控的意见建议,与各单位建立反恐、维稳、应急、处突的联勤联动机制,建设联勤联动报警装置,协助各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反恐、应急、处突队伍及人员培训,协助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开展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有效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形成了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合力。

北川羌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确定了建设以群众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群众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地位,树立群众社会治安防控主体意识,发扬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实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

建设“二个网络”织密防控网

建设“二个网络”即建设“场镇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大队”和建设“场镇社会治安综合技防平台”。

为解决偏远乡镇距离县城较远,派出所警力较少,如有突发事件救援力量无法快速到达的问题,北川公安将乡镇重点单位全部纳入联合防控体系,依靠镇政府建立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大队,由镇党委副书记任大队长,派出所所长为副大队长,由镇直属部门职工和派出所组成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大队,在学校、医院、银行等企事业单位都组建10到15人的常态化社会治安联合防控中队,建立了场镇联合防控单位联动联勤机制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机制,如有防控单位发生突发事件触发报警器后,大队和各中队在预防本单位发生突发事件的同时立即赶往出事单位展开救援处置工作。

结合场镇防控特点,合理规划,科学布点,针对辖区治安复杂、交通便利,便于违法犯罪人员作案后出逃,易形成治安热点的现状,建成场镇“小天网”工程,在乡镇重点路段、主要路口安装视频监控网络,实行24小时监控。“小天网”直接由派出所掌控管理,24小时均有民警值班监守,强化了场镇的综合管理和预防打击犯罪能力。建设“一键式预警报警系统”,将各个联合防控单位捆绑在一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对本单位进行预警的同时就能立即通知其他联合防控的单位,实现了“预警快、救援快、处置快”的联合防控目标,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联合防控新格局。建设“行业场所安全监控平台”,将废旧业、网吧、旅馆的监控全部链接到派出所的行业场所安全监控平台,民警在监控平台上就能对行业场所进行监管以及对“实名制”进行核查,同时总结形成了“网上巡查、重点核查、实地检查”的行业场所管理“三查”工作法。

突出“三个重点”深化防控工作

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反恐工作、突出巡逻防控工作、突出行业场所管理工作。

依靠乡镇建立的联合防控大队有效整合社会防控力量,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全镇各种力量能第一时间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快速支援、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实现了“发现早、预警快、处置及时”的目标。

北川公安在深入开展全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各村依托“七员一队”,场镇依托“联合防控中队”加大巡逻防控和交通安全排查力度,形成了“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点、人尽其责、反应敏捷、处置高效”的网格化巡逻防控模式。

依托“联合防控中队”可以对各联合防控单位周边的行业场所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行业场所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辖区行业场所规范经营,形成了“以所管点、以点控片、以片盖面”的防控格局。(岳 波 刘元元)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公仆情怀守护羌山湔水——记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
·四川北川打掉一制贩假烟窝点
·[视频]四川北川:青林堰塞湖缺口 武警排险
·四川北川民警全员上岗抗洪抢险
·四川北川多举措优化窗口服务
·四川北川法院创新工作方法化解纠纷促和谐

·四川北川法院创新工作方法化解纠纷促和谐
·四川北川破侵财系列案件100余起
·四川北川启用电视地震预警系统
·四川北川储备百万元御寒物资保群众温暖过冬
·四川北川法院打造羌族文化特色调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