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东平公安局:“爱民固基”工程办实事

2014-07-08 15:54: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群众路线如何走?公安工作如何进一步贴近群众?东平县公安局近期开展的以“访民情、夯基础、促和谐、创满意”为主题的“爱民固基”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3月1日活动启动至今,该局民警已走访群众6万余户、企业225家,征求意见建议800余条,当面调处化解纠纷98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办理证照等320余次,帮扶困难和弱势群众85人,进学校开展安全法制报告会26场次,受教育人员达3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

走亲戚,交朋友

在接触中了解民意、吃透民情

家住沙河站镇沙北村的陈庆兰老人家境贫寒,老伴去世早,两个儿子长年在外打工,老人经常一个人待在家中。民警小刘听到老人情况后经常过来陪老人说说话,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老人逢人便夸:“公安局给我送来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好闺女!”

“爱民固基”工程启动后,每位民警都确定了自己的联系村队,局党委委员和各大队工作人员每周要到所包村居工作一天,走访不少于12户,各派出所每人每周走访不少于30户。群众反映:以前看警察总是高高在上,现在知道他们不但抓治安、办案子,还为我们送温暖、办实事。

和群众的距离近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加深了,工作好做了,群众的满意度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接山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一李姓村民询问户籍信息里是否有本人头像。民警认真记录,回所第一时间就查询了该村民户籍信息,并立即电话告知查询结果,该村民很感动,表示没想到民警真拿这件小事当事办。拘留所民警在走访东平街道董庄村时,发现王大爷家中的电线裸露、凌乱不堪,存在安全隐患。民警便找供电公司的同学帮忙,并自掏腰包买来电料,把电线一一改装,消除了大爷家中的安全隐患。

解纠纷,听诉求

在走访中拉近距离、密切关系

东平县公安局“爱民固基”工程以“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社会矛盾,排查社会隐患,服务人民群众,宣传公安工作,努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主题定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诉求实行网上流转,明确专人负责,严格考核奖惩,当好群众的解忧人。

3月14日,东平派出所民警到董庄村走访时了解到,董、王两家因房檐滴水问题经常发生矛盾,其中一家在家门口堆放建筑垃圾,影响了对方通行。民警积极与村支书沟通,共同商议和解办法,耐心细致做双方工作,使双方握手言和。

东平县公安局民警走访时不忘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老湖派出所民警到梁林村走访时得知,建龙矿业与2号井承包方因债务问题发生纠纷,承包方扬言要聚集人员打砸建龙矿业。老湖派出所立即主动开展工作,同时向县公安局和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所领导与双方负责人见面,沟通了解情况,积极协调矿管委,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将这起债务纠纷妥善化解。

定规程,放身架

在沟通中结下亲情、建立友谊

为确保大走访取得实效,东平县公安局精心设计了走访流程图,印发了《入户走访规范用语指导》《入户走访忌语》和《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在各居民小区和楼门口悬挂警民联系公示牌,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让走访民警知道怎样走访、如何走访,确保与群众说得上话、进得了门、交得了心。

民警小张出生在县城,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机关上班,缺少群众工作经验,刚开始走访时有些为难。在向群众采集大走访信息时,一名村民对他说:“又是走形式,我还要下地干活,没工夫陪你们玩虚的!”通过这件事,小张深刻认识到,要让群众信任自己,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后来走访时,小张看见一位老大娘在村委会门口看孩子,就主动上前与她拉起了家常。村民听说民警来走访了,纷纷前来反映村里存在的邻里矛盾纠纷问题。小张认真做了记录,并在村干部的配合下,多次登门,为几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赢得的是民心,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很多群众由衷地说:“这样的公安,我们喜欢!”(杜 星)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东平交警加强农村冬季交通安全宣传
·山东东平开展易制毒化学品检查行动
·山东东平“四个强化”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山东东平“天眼”工程初显成效
·千方百计抓兑现——山东东平法院执行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