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不思量自难忘

2014-07-04 15:1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警察故事

余 波

车上除了我,还有两人——安氏夫妇。对于他们的平静,我颇有些不安。世间悲者,无过于生离死别。其间让人肝肠寸断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想劝解他们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拧了下车钥匙,警车缓缓地驶出了单位大院,向着目的地——殡仪馆驶去。

在旁人看来,刑警均是侠胆豪情、铁骨铮铮之辈。电视、报端总如是说“铁血刑警勇擒凶顽”。看得多了,甚至连我都一度相信刑警们多的是“剑胆”,缺了份“琴心”。我错了,当那天从床下拖出的大号旅行箱打开的瞬间,满屋子的刑警都流泪了,无一例外。

可我很诧异,身为父母的他们,此刻怎能如此平静。这是一起恶性案件,3个20多岁的小伙子,绑架了在他们眼中颇为殷实的安氏夫妇的孩子——一个年仅5岁的女孩,图谋索要30万元赎金。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当晚就抓获了3名犯罪嫌疑人。可惜孩子早已被绑架者杀害后,装进了旅行箱塞在了暂住的宾馆客房床下。

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即辨认尸体。根据公安部对于办理命案工作的要求,需要被害人家属对于被害人的尸体进行辨认,并制作笔录,以便明确被害人身份,固定证据。作为该案的承办人之一,我被领导安排陪同安氏夫妇去殡仪馆。

一路上,我把车开得很慢,生怕速度快了把后排那两位静得仿佛雕塑般的人吵醒了。车厢内静默得有几分压抑,打开收音机,调到调频103.7兆赫,想听音乐舒缓一下。传出的歌词却让我心惊肉跳——“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我忙关了喇叭。

驶入殡仪馆,下车前,我特意关照他们说:“一会儿看到你们女儿,情绪不要太激动,保重身体要紧。”这是惯例,按以往经验而论,家属第一次见到死者尸体时,情绪激动以至于瘫倒甚至昏厥者皆有之。“噢。”安先生淡淡地应了声,一脸的平静。让我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出示工作证、与殡仪馆工作人员简单沟通后,我们一行3人走进了冷藏室。工作人员从冷藏柜内抽出一具尸体,搁在了平板推车上,拉下了黑色裹尸袋的拉链。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5岁小女孩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庞,眉间挂着几缕冰霜,躺在那儿像个洋娃娃。

安氏夫妇怔怔地望着,无悲无伤地定格在那儿,第一次看到没有生机的女儿的他们茫然不知所措。作为外人,我不知该做什么,只得默默守在一边,等待着“火山”的喷发。安太太笑了,笑得那么不合时宜,“小英,妈妈来看你了,”她的声音很轻柔,“你说不喜欢看到妈妈哭,那妈妈今天就不哭了。你看,爸爸也不哭。你说妈妈的手机是粉红色的,很漂亮,过几天妈妈给你也买一个带过来,无聊的时候可以打给妈妈,跟妈妈说说话。”言还未罢,眼泪早已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下班回家,吃过晚饭,接了个培训时室友的电话,那头传来“恭喜!恭喜!破获一起绑架杀人大案。”的贺词,敷衍了数句,心头怅然,与其要这破案数,不如天下安康。看着老婆微微隆起的3个多月的肚子,默念苏子瞻的那句“唯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