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已经结束,新一年的招生工作即将开始。根据往年经验,每年高考、中考之后,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案件进入活跃期,近日,为了防止广大中、高考毕业生在此期间被骗,重庆市奉节县公安局民警罗警官列举了10种常见的骗术和防骗技巧,希望能为广大学子及家长们共同构建起诈骗“防火墙”。
常见诈骗伎俩及防骗措施:
花钱就可以上好学校。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
提醒:不要轻信收到的手机信息和网络消息,应多查证和咨询国家公布的正规报考咨询点或网站。
谎称有内部指标。行骗人谎称自己是高校招生人员或自己有“特殊关系”,明示或暗示可以帮考生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
提醒:按规定,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将向社会公布,不可能像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到招生指标。另外,不管公办、民办高校,均已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统一管理,不存在计划外招生。
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骗钱。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长承诺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指标。
提醒: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学校无计划乱招生就无法电子注册,国家也不予认可。
“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不法分子或中介机构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等不同的学历教育之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提醒:这些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嫌疑人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加盖“公章”和“录取编号”,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内。
提醒: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市级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市级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拿到通知书后,可登录省市级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区县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行骗。一些职业骗子冒充军校招生人员,号称有地方指标或“特招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干部等谎言,欺骗考生和家长。
提醒:从2008年起,未经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批准,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
假借定向招生名义行骗。
提醒: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一般不安排定向招生,且定向招生人数、降分幅度也有严格限制,并不得收取“定向费”。如要报考定向生,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必须填有定向志愿,无“定向志愿”则不可能录取为“定向生”。
冒充高校招生“中介机构代理人”。
提醒:国家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代理招生,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举报。
利用特长生加分名义行骗。
提醒:教育部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特长生即所谓“点招”行为将一律立案查处,对于违规录取的学生,主管部门将不得注册学籍。所以,广大考生不要轻信任何打着“特长生”幌子招生的行为。
以“高复班”名目诈骗学费。随着高考成绩公布,部分落榜考生选择复读,犯罪分子以张贴小广告、网上信息、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名校复读”、“历年录取率高”、“不录取退还学费”等信息,骗取考生巨额学费。
提醒:复读可以,但要慎重选择。任何有资历的品牌学校都不会“不录取而退还学费”,进校时都将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核。
总之,请广大考生要保持警惕,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凡是利用高考招生诈骗考生及家长的案件,公安机关将及时受理,持续保持严打态势,全力维护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通讯员 罗瑞高 记者 谭剑
·重庆渝中警方政务微信上线
·重庆警方:发布新近高发电信诈骗手法 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重庆石柱警方结对子提供“造血式”帮扶
·重庆渝中警方:上线微访谈节目 解答群众热点话题
·重庆警方开展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护航改革保障民生集中宣传
·重庆江津警方拍微电影宣传禁毒知识
·重庆江津警方拍微电影宣传禁毒知识
·重庆南岸警方为一名阿婆申请合法卖菜摊位
·[视频]重庆:警方端掉特大制售"伪基站"窝点
·[视频]重庆:110宣传日警方邀市民体验工作
·重庆警方:六种情形可申请急事急办服务
·重庆永川警方:将公安工作评价权交给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