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调研显示,近年来,涉毒犯罪人群已逐渐向未成年人渗透,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数量越来越多,呈连锁化趋势。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前6月,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的12%。2011年,未成年人涉毒案件10件11人、2012年9件11人、2013年10件12人、2014年1月至6月3件4人。判决有期徒刑3年至10年的两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8人、拘役28人,适用缓刑6人;14岁至16岁11人,16岁至18岁27人;女性5人,在校学生5人,有前科或缓刑考验期犯罪9人,有吸毒等劣迹的17人。
九龙坡区法院调研表明,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以贩养吸比例高。33人中有17名未成年被告人有吸毒经历,由于他们无经济收入,沾染毒品后,往往通过以贩养吸的方式维持吸毒花销。被告人涂某、叶某均有吸毒经历,因无钱购买毒品以供吸食,遂接受他人安排,贩卖毒品。
据该院刑庭负责人介绍,当前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再犯罪机率较高。部分未成年被告人被毒品所诱惑,难以自拔,容易被毒品上家利用,沦为毒品犯罪的帮凶,还容易通过其他侵犯财产类犯罪获取毒资。涉毒未成年人比其他类犯罪的未成年人更难重返社会,再犯罪机率较高。如被告人庹某14岁时第一次贩毒,被判刑7个月,刑满释放后不到半年又因贩毒被抓。被告人李某因贩毒获刑,刑满释放后反而越贩越大,最终因贩卖冰毒(含甲基苯丙胺)16克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据悉,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分零贩卖现象突出。大部分未成年人是毒品上家培养的马仔,他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后处罚较轻,且好控制,因此在毒品交易时,往往安排未成年人以小剂量分多次进行贩卖。经统计,89.4%的未成年人毒品交易量均在1克以下,60%在0.5克以下。如被告人李某(15岁),接受上家安排,通过贩卖零包毒品,达到偶尔能免费吸毒的目的。其贩卖冰毒时被当场抓获,交易量为0.46克。
调研显示,大部分涉毒犯罪未成年人来自离异家庭,跟随父或母一方生活,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一部分未成年人跟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因老人无力管教,导致未成年人在社会上交友不慎参与贩卖毒品。3年来,涉毒犯罪未成年人中21人的家庭状况均属于这类情况。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呈连锁化趋势,九龙坡法院呼吁,监护人要认真履行管教责任。(记者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