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最高检:特殊人群“蚂蚁搬家”式运毒多发

2014-06-26 10:04: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分析毒品犯罪特点

  特殊人群“蚂蚁搬家”式运毒多发

  形势严峻但成效显著,这是形容我国当前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最贴切的表述。

  最高人民检察院6月25日公布的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说明这一现状: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批捕毒品犯罪嫌疑人100580人,同比上升17.04%;2013年共审查批捕毒品犯罪嫌疑人122524人,同比上升21.82%。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毒品犯罪高发多发的趋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不断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量取得的明显成效。”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毒品犯罪呈现出团伙化、职业化,新型、混合型毒品犯罪上升,运输手段、交易方式更加多样化等特点。对此,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毒品犯罪嫌疑人依法快捕快诉,有效打击了毒品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利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贩卖、运输毒品的现象,妄图以多人多批“蚂蚁搬家”式的贩毒方式逃避查缉。

  今年5月17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临沧边防支队查获一起特殊群体运输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缴获毒品冰毒1800克。经查,今年42岁的缅甸人杨某,已怀孕3个月,属于高龄孕妇。毒品系缅甸一陌生男子交给她,让其以分段乘车的方式,入境后3次换车再前往内地,答应事成后给予其2000元报酬。

  “由于法律规定怀孕期间妇女、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很多贩毒分子利用此特点藏匿毒品进行贩运。”该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幕后组织、策划和指挥者,对组织利用这些特殊群体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者,从重打击。而对于这些特殊群体中犯罪情节较轻的,或具有从宽处罚情节的,依法予以从宽处理。

  从目前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来看,制造、贩卖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这些毒品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给证据收集、毒品鉴定、案件认定带来一定困难。

  “最高检指导加强对新型涉毒案件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提出新型涉毒案件的办理方法。”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对利用麻黄草提取制毒物品的问题,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下发通知,对非法采挖、买卖麻黄草等犯罪行为的认定加以明确。

  此外,为增强打击毒品犯罪的效果,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对毒品案件办理过程的法律监督。

  在案件侦查阶段,着重对以罚代刑、取证不规范、违法发还涉案物品等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在审判阶段,对量刑明显不当,影响处罚力度的毒品犯罪案件判决依法提出抗诉,对涉毒财物处理不全面不及时的违法违纪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督促法院正确适用附加刑,确保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在刑罚执行中,针对毒品犯罪违法获利较多,可能采取“以钱买刑”逃避处罚的行为,督促法院和监管场所规范保外就医、减刑、假释的适用。

  “为真正铲除毒品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要严肃查处与毒品犯罪相关的职务犯罪,铲除毒品犯罪背后的‘保护伞’。”该负责人表示,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针对“雷霆扫毒”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一些职务犯罪线索,统筹全省力量在汕尾、惠州等地区组织开展了查办涉毒犯罪“保护伞”专项工作,充分运用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统筹指挥,增强整体侦查破案能力,深挖查办了一批充当毒贩“保护伞”的职务犯罪案件,取得明显成效。(记者蒋皓)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最高检: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去年批捕12万余人
·最高检: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去年批捕12万余人
·最高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监所检察工作
·最高检:坚决查处“提钱出狱”、违法办理保外就医
·入狱“厅官”减刑假释需报最高检备案审查
·最高检:建立减刑假释案件的备案审查制度

·最高检:建立减刑假释案件的备案审查制度
·入狱“厅官”减刑假释需报最高检备案审查
·去年12万多人涉嫌毒品犯罪被批捕 最高检披露毒品犯罪新特点
·最高检:检察公信力测评研讨会在河北召开
·最高检:检察公信力测评研讨会召开
·最高检:全力推进电子检务工程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