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哪些该由政府管,哪些不该由政府管,一张清单、一份权力运行流程图,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记者从昨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省政府部门和作为试点的富阳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已经形成,于今天向全社会公布。同时,市县权力清单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今后,政府部门将严格按照清单所列内容行使行政权力,而清单之外不再有权力。
通过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浙江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民间活力的“加法”。
用“权力清单”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对浙江这样一个改革先发的省份来说,改革开放36年,我省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近年来,浙江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开始慢慢消失。怎样使浙江继续走在改革的前列?省编委办主任鞠建林说,省政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并明确以“三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先推动政府自身改革,该放手的放手,让市场和民间的活力迸发出来。去年底,省政府各部门率先启动权力清单工作;今年1月,富阳被省政府确定为开展权力清单工作试点;今年3月,省政府在全省全面推广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如今,经过半年的努力,省级部门和富阳市通过清权、减权、制权三个环节,不仅摸清了行政权力的家底,还通过行政权力“瘦身”推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为下一步政府其他改革奠下基础。
从1.23万项“瘦身”至4236项
在权力清单形成过程中,省级部门先进行了一次部门权力大起底,把原来比较原则的职责进行细化,不留死角,一项项梳理,逐条逐项登记。通过清理,省级57个部门(单位)理出1.23万项职权事项,搞清了行政权力的底数,防止今后部门在权力清单外再冒出行政权力。之后,通过权力的取消、转移和下放,形成了一份涉及42个省级部门(单位)共4236项的省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从上报时的1.23万项到4236项,省级政府部门权力进行了一次“大瘦身”,尤其是一些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省级部门能放则放,尽量下放基层管理。同时,一些行政处罚事项也重点推进属地管理。经过清理,省级部门保留行政处罚事项271项,其余的2078项处罚事项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
比如,环评审批曾是让不少企业头痛的大难题,没有通过审批的项目,时间再急也不能动工。而一次环评审批,一等可能就是两三个月。以去年为例,我省就有28000多个项目进行了环评审批。为了不让好的项目卡在审批上,这次省环保厅推行权力清单过程中,把大量审批权限下放,省级层面只保留重污染、重影响生态、高环境风险等重点项目的审批权,同时把环评审批的4个环节缩减为2个,审批时间由此缩短2/3。
市县权力清单10月公布
减权放权后,省级政府部门更多地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确保监管到位。
另外,在向社会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外,省级政府各部门还将编制相应的外部运行流程图,并同时在网上公布,让老百姓看看图就知道要办的事要经过哪些环节,需要哪些材料,谁在负责办这个事,联系电话是多少。
据了解,根据部署,6月25日,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将在浙江政府服务网和“浙江发布”微信微博平台上正式公布。到今年10月,市县权力清单也将公布。届时,我省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都将向社会公布。
·吉林省司法厅对清理行政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工作进行再部署
·浙江率先晒出省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让权力清单落到实处
·辽宁省行政机关都将公开行政权力清单
·浙江台州亮出权力清单
·天津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
·天津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
·湖北武汉:55家市直部门编制权力清单
·“权力清单”给权力套上制度缰绳
·浙江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光明日报:权力清单让改革有的放矢
·“晒”出权力清单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