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四川遂宁司法“三突出”推动“法律进校园”

2014-06-25 09:40: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化解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缺少固定集中场所和缺乏具体生动方式等问题,促进了青少年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法律进学校”的新平台

近年来,遂宁市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法律七进”活动的开展,把“法律进学校”作为重点来抓,在继续做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五落实”、切实抓好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命名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

2010年4月,全省依法治校现场工作会在遂宁隆重举行。2011年,蓬溪县大石桥中学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被中央综治委、关工委、团中央、国家司法部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013年8月,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在遂宁召开,遂宁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目前,遂宁全市依托学校已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8个,场馆面积一万余平方米。

突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基地建设

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遂宁全市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共建、学校实施、全额保障”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普法规划、法治遂宁建设意见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内容。以市司法局为主导,联合公安、法院、检察、教育、综治、团委、关工委等部门齐抓共管。基地建设经费,坚持以财政拨付为主、教育和政法等部门适当补助、不花学校经费的原则,全市各级先后共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

突出目的作用,切实丰富基地内涵

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基地。遂宁市司法局根据全市学生的区域分布等特点,注意基地建设的合理布点。针对青少年学法用法特点,在基地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功能划分、科学设计,各个基地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充实法制教育基地的内涵。船山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基地利用校内绿化场所建设了法治文化园。全市各个学校法制教育基地均各有特色。

二是科学整合基地资源。该市司法部门坚持将法制教育基地与学校的“留守学生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建设有效整合。如蓬溪县大石桥中学作为全市第一个农村学校法制教育基地,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总结出了“以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学习辅导为平台,以兴趣培养为主旨”的假日托管模式;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

三是科学管理使用基地。该市市县两级司法局与各个基地建立完善了《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做到了“六个有”(有计划、有制度、有部署、有检查落实、有记录、有总结)、“三落实”(落实责任、活动、宣传)、“一上墙”(青少年法制教育相关知识和规章上墙)。

突出“三个结合”,注重增强基地实效

一是学用结合抓落地。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基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内容开展宣传教育。

二是图文结合抓接受。针对青少年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模仿性强推理性弱等特点,各基地均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展板、以案说法的视频开展教育。

三是正反结合抓警示。各个基地,既注重运用正面典型事例,又注重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当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成后,学校以基地为平台,不定期举办法制图片展览、法制征文比赛、法制小报创作等各种活动。同时,基地教育功能不断向外辐射,接纳周边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听报告,观展览。目前,遂宁市28个教育基地已累计接纳校外师生14万余人次。

(记者 何立民)

相关链接>>>

遂宁全面开展青少年维权法律援助

今年上半年,遂宁市放宽青少年法律援助审查条件,紧急情况先受理后审查,共办理案件123件,受援人数126人。目前,该市所有县区均设立了法律援助受理接待大厅,在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共133个,其中包括专门针对青少年维权的共青团、教育局法律援助工作站10个,市级还专门设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四川宜宾:司法行政系统培训“结业”
·四川资阳:司法鉴定“问症基层”活动
·四川司法行政系统首次设立更生扶助基金
·四川攀枝花:延伸审判职能司法建议
·四川绵阳司法行政工作创新“法律进企业”
·四川司法行政机关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

·四川司法行政机关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
·四川司法厅长为学生送去“法治礼包”
·四川司法厅长连续3年与孩子过六一
·四川公布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基本情况
·四川高院部署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工作
·四川就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工作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