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昌平:多元司法救助为信访人解忧

2014-06-25 08:40: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控申检察官不仅帮助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疙瘩’,还为我们发放了1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请原谅当初我们过激的言语。”不久前,小亮的父母来到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为当初自己对检察院的责难表示歉意。

  今年1月9日上午,一对中年夫妇走进该院控申接待大厅,质问检察官:“为什么扎伤我儿子的人至今没有处理结果?为什么共同犯罪的其他人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原来,这对夫妇的儿子小亮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扎成重伤。接待他的控申处干警小李在谈话中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持刀扎人的两人中只有一人被处理,二是小亮受伤后一直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小李迅速向公诉部门询问案件办理进程,并向小亮父母反馈,随后还到小亮家中对小亮及其父母进行心理疏导。之后的两个月里,检察官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将另一共同犯罪嫌疑人韩某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进行追诉。最终,扎伤小亮的两人均被判刑,并共同赔偿小亮5万余元。此外,检察官发现小亮部分医药费没着落,及时向他发放了司法救助金。

  小亮父母的态度发生转变,该院推出的“多元化司法救助机制”功不可没。2010年初,该院建立司法救助专项基金,用于涉检信访、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以及国家赔偿等。为确保专项资金真正用到涉检信访当事人和特困刑事被害人身上,该院制定出台《关于对特困刑事被害人(含家属)实施检察救助的暂行办法》和《涉检信访当事人、刑事被害人(含家属)救助专项基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对实施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救助对象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司法救助工作,该院还与区公安分局和区法院会签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案件)沟通协作办法》,将“依法给予经济救助、联合推进法律援助、适时引入心理辅助、扎实进行回访帮助”等多元化司法救助机制融入到执法办案中,妥善解决了涉检信访当事人的法律诉求。

  2010年以来,该院先后对24名符合条件的涉检信访当事人和刑事被害人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今年,该院控申工作因成绩突出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北京:超半数的职务犯罪举报线索被立案侦查
·北京:超过半数的职务犯罪举报线索被立案侦查
·国内首个反腐法治研究机构近日在北京成立
·[视频]北京:消防全市大检查 严查火灾隐患
·[视频]北京:2013年度禁毒报告发布
·北京监狱系统教育改造系统化

·北京监狱系统教育改造系统化
·北京首届中学生模拟庭审论辩赛举行
·另类商海弄潮:北京二中院的商事审判
·北京启动禁毒宣传大篷车进社区活动
·北京召开反恐怖工作会议
·北京公安局"第一党支部"成员坚守工作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