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厦门海沧区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助力美丽厦门

2014-06-20 13:56: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厦门日报 

从“路口”武装到“家门口”的安防体系,不断提升的校园安全工作水平,在如今的海沧,一场打造“平安、美丽海沧”的平安和谐行动正广受外界关注。为了让美丽海沧更平安和谐,让群众更幸福,海沧区始终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平安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群众对社会治安工作的满意率。今年1-5月份,海沧区刑事报案数同比下降2.16%,立案数同比下降3.51%,破案数同比上升34.76%,其中盗窃案件立案数下降15.31%,破案数上升7.49%。

【平安之道】

守住路口,看好家门口

有件事,家住东孚的老叶至今说起,还是一脸感激。

去年夏天,他图省事,将黄牛拴在老房子外面,结果一觉醒来,草料还没吃完,牛没了。就在他到处寻找的时候,东孚派出所民警打来电话:牛找到了,在派出所里——原来,在前一天晚上深夜巡逻,民警经过国道附近,发现一部可疑货车,拦下盘查,抓获一名偷牛贼,同时解救了老叶家的黄牛。

大到破命案,小到找黄牛,其实这些的背后,都与市民安全感息息相关。

“要给百姓吃个定心丸,让他们转个弯就能见到警察或联防巡逻队员。只有做到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才能让百姓有安全感。”海沧综治办一名相关负责人曾这样表达市民对平安的理解。

在东孚,提高百姓安全感的“三口工程”的防控模式正在逐步推进——首先是卡“路口”,实施24小时设卡盘查,夜间启用警灯、爆闪灯,增强威慑力;守“村口”,为每个村配置一名网格民警,建立一支专职护村队,在村口设立一个治安岗亭或“流动帐篷执勤点”;看住“家门口”,通过“民警守点、协警巡线、巡防力量护村”,将安防做到居民的家门口。

【平安校园】

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呵护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每当上学、放学时间,在海沧的中小学校园门口就可以看到学校行政值日人员、门卫和红领巾执勤岗值勤检查,校门口设立了交通警示牌,学校临近的马路安放了交通隔离栏,安装减速带,可以说,海沧校园安全从里到外,严密有序。

海沧区每年均与各校园签订《安全稳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校园实行三级综治安全责任管理体制,实行各级各类岗位“一岗双责”和“网格化”管理,对全区校园进行了“平安先行学校”考评,严格执行综治安全“一票否决制”。

在硬件建设方面,每个校园均安装与“110”联动的校门报警监控系统,全区校园均设保卫处(室),公开招聘了22名专职保卫干部,公办校园向保安公司聘用155名保安员,民办校园现有172名持证上岗保安员。实施“海沧区校车安全工程”,每年投入788万元,开通了95路学生专线接送4000余名学生上下学;民办校园购置了4部专用校车,全部安装车型视频监控GPS。

【平安共建】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和谐人人共享

在新阳街道辖区,经常可以看到由民警带领,由村民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在居民区、工业区穿梭巡逻的场景。此外,新垵、霞阳、祥露社区还分别有150人、20人、8人的义务巡逻队,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制度性地开展义务巡防工作。派出所还将工业区划分为5大片区,覆盖近200家企业,设立了5个“联合保卫委员会”,发动企业员工参与工业区治安巡逻,实行厂厂联防。新阳街道发挥着群防群治的优势,广泛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筑起维护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

2013年四月,街道和派出所联合下发了《护村队管理和考勤规定》,落实了护村队上、下班打卡考勤制度,对护村队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实施了若干奖惩措施。街道、派出所还根据辖区警情,主动协调武警、特警到辖区开展警民联防,进一步提高了路面见警率,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和谐包容】

首个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情暖外地人

不久前,在新阳街道海新阳光公寓的一间台球室,今年上初中的小刘猫着眼,正在专注地瞄准一颗棕色“7”号球,球杆挥舞,一球进洞……小刘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江西,原本是留守儿童,不久前,随父亲来到了厦门海沧,每天完成了功课,和小伙伴打台球是最大乐趣。

小刘的幸福感,缘于今年3月2日,厦门市首个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和新厦门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正式投用。在公寓内,有一个红色的立体雕塑“家”字,这是海沧本土雕塑家王鹭鹰的作品,这个立体的“家”字的寓意是:让来厦门务工的人员,也就是“新厦门人”有家的归属感。

据介绍,“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又是今年来海沧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个创新。

在综合体里,设有台球室、健身室、绿色网吧、助学超市、社区教育学院等功能室,向辖区全体新厦门人开放,为辖区新厦门人提供各类文体教育娱乐服务。

让他们在这里有第二故乡的归属感。”综合体一名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种外来人员创新管理方式,可带动越来越多的新厦门人参与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实现新厦门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新老厦门人的互动共治、和谐共融。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厦门市建立海事诉调衔接机制
·厦门市委政法委举办第一场“政法讲坛”
·福建:厦门市委政法委举办第一场“政法讲坛”
·福建厦门政法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作会召开
·厦门市举行保护“三电”设施宣传日活动
·厦门警方启动治安防控最高等级响应机制

·厦门警方启动治安防控最高等级响应机制
·厦门政法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作会召开
·第六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
·福建厦门举行“公安好新闻”颁奖仪式
·厦门市旅游包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全面加强
·厦门思明首批4家个人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