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家乡的桥

2014-06-19 14:41: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我的家乡在大石河畔,群山叠翠,绿水环绕,蓝天上飘着白云,圣泉的泉水长年流淌,香甜可口,沁人心腑。

小时候,我的家乡一下大雨就发河,洪水翻着巨浪奔腾而下,有时候上面还飘着大皮箱、大木仓,飘飘悠悠顺流而下。人们站在岸边眼睁睁地看着对岸的庄稼被冲毁,有的人冒险游过去,有的还丢了性命。

洪水退去以后,河水慢慢地浅了。为了大家出行方便,老村长手提铜锣,一边敲锣,一边吆喝:“明天搭桥,一家出一个劳力”,咣咣咣……“明天搭桥,一家出一个劳力”,咣咣咣……

乡亲们从山上砍来圆木,当桥梁,上边铺上树枝,树枝上边铺上砂石,从河水中捞起鹅卵石当桥墩。这种圆木桥只能走行人,桥年年冲,年年搭,一年一搭。

后来,有些村子先后建起了水泥桥,管子排成一行,上边打上水泥,这种桥比过去用圆木搭的桥结实多了,能走行人,也能走小型车,基本上结束了一年一搭桥的历史。

没想到,2013年7月的一场特大洪水,把各村的水泥管子桥淹没了,冲毁了,断绝了南北两岸的交通,两岸的人只能隔河相望。

2013年,国家拨巨款建桥,到今年搭桥基本建成,一座座钢筋水泥大桥拔地而起,这种大桥,既宽敞,又结实,亭亭玉立,一座接一座,从辛开口往里到辛庄铁路桥就建了十余座。

夏日晚饭后,人们到桥上散步,晚风顺河道吹来,倍感凉爽,十分惬意。老百姓高兴了,老百姓方便了,这是国家花了多少钱给我们搭起的幸福之桥啊!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担心发大水断绝南北两岸的交通了。(段志秀)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