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补贴大战硝烟刚刚散尽,提供代驾服务的APP又迅速闯入公众的视线。代驾APP是指利用智能手机GPS定位模块和即时聊天功能,通过实时定位将有代驾需求的用户与就近的代驾司机进行线上互联从而促成代驾服务的手机软件,其中代驾服务人员以公示的协议价格收取服务费,而APP商家再从每笔业务中收取一定的信息中介费。
代驾APP让一次性消费有据可查
传统代驾一般依附于酒店、餐饮、旅游公司等服务行业,因此需要第三方的媒介作用才能实现用户与司机的联系,而手机APP将这一过程简化为软件操作,不需要中介者实际参与,为用户带来了操作上的便利和时间上的快捷。
同时,手机APP为代驾服务引入了网络评价与监督机制。就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代驾服务一般为即时的一次性消费,很少有人长期固定使用代驾,因此,对代驾服务在事前缺乏鉴别和比较,这也使得部分代驾人员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欺客宰客。而手机APP作为电子商务时代的产物,很好地吸收了电商平台的评价机制,能够让用户根据其消费体验对服务人员进行评价,并且直观地体现在代驾司机的个人信息中,为之后的消费者甄别、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进而通过市场手段实现了对服务人员优胜劣汰。
手机客户端还充分发挥了智能手机硬件的地图定位与云计算功能,能够有效记录代驾过程中的行车路线和资费信息,使整个消费过程透明可控,这在加强对代驾司机行为约束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纠纷处理机制提供消费保障
手机APP商家建立了纠纷处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消费保障。服务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如何承担是代驾行业最为敏感的问题,而大部分手机APP通过线上承诺与线下协议的方式较好地明确了法律责任的负担方式,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消费者与服务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尽可能地避免了事后的扯皮与麻烦。
手机APP商家之间的充分竞争使代驾服务价格大幅下降,正如之前打车APP滴滴与快的之间的“补贴大战”,很多代驾APP企业为了迅速取得市场份额,通过价格战、补贴战的方式降低、甚至免除了服务费用,使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看清服务协议明确责任承担者
不可否认的是,代驾APP也有着硬币的另一面。首先,代驾行业本身起步较晚,市场需求方兴未艾,代驾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管理人员少的现状与代驾服务人员众多、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体制松散的弊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政府监管的缺位与自律能力的缺失成为代驾行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代驾APP作为传统行业的分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其次,代驾APP作为移动互联产业的“蓝海”领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很多企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市场,缺乏冷静的判断与长远的规划,简单地通过打价格战争夺市场,其短期目的在于借此吸引风险投资维持企业运转,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作法极大地伤害了代驾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第三,代驾APP商家就法律性质而言属于居间服务提供者,也就是所谓的信息中介,因此也决定了企业与代驾司机之间是松散的“挂靠”关系。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代驾过程中的事故责任由服务提供者承担,但服务者究竟是司机个人还是代驾公司是由代驾委托协议决定的,协议的不同约定导致法律责任主体的差别。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法律问题,APP企业不会当然地承担全部事故责任。譬如,有的代驾APP在服务协议中约定,交通事故责任由司机承担,有的则约定由公司承担,显而易见公司与个人责任能力大相径庭。如果消费者事前缺乏细致了解,代驾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赔偿问题,势必麻烦缠身。(施舟骏)
·石景山法院法警大队归还当事人遗失物品获赠锦旗
·北京石景山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纪实
·石景山法院“四项举措”推进党员规范化管理
·石景山法院深化“六项机制”彰显能动司法收到效果
·石景山法院法官赴杨中社区开展暑期安全讲座
·[视频]北京:石景山法院率先公开法官信息
·[视频]北京:石景山法院率先公开法官信息
·北京石景山法院制定四个“诉讼须知”提升司法保护
·北京石景山法院着力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北京石景山法院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
·北京石景山法院着力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北京石景山法院召开遵纪守法教育活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