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辽宁全省法院150项调研课题开花结果

2014-06-18 15:18: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日前,辽宁省法院2013年调研评选结果“出炉”,全省法院共完成181篇调研课题,有75篇获评优秀以上奖项。其中,有150个课题以举措、规范、机制等形式实现了成果转化,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法院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去年2月,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专门将“加强调查研究”摆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重点要求的首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深入开展“全省一院一课题、机关一部门一课题”的大调研活动。省高院机关建立国家级司法理论文章定期通报机制,纳入年度部门绩效考评及个人职级晋升,党组对各部门选题逐一“过筛子”,并跟踪问效。省高院通过召开调研课题筹备会、推进会、评审会和面对面指导等形式,推动调研深化和成果转化。聘请省内专家学者、特约监督员和省法院审判专家等12名评委,对参评课题匿名处理,由评委“背对背”评议打分,确保评选结果客观、真实、公正。

在大调研活动中,三级法院领导干部带头担任调研课题主持人,与干警共同开展调查研究。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缪蒂生既直接安排部署调研,又带头立项调研,确定了“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研究”、“关于改进案件诉讼费制度”等选题攻关克难,并将最高法院确定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新民市法院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就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以丰厚的调研成果激励全省法院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全省法院主要围绕当前工作遇到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立项,涵盖审判实务、法院管理、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等方方面面。各课题组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研读各类资料等方式展开调研。调研成果通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在最高法院获奖、形成内部规范文件、提出司法建议、拟定办案参考以及推出新举措五个方面得到转化和利用。在本次大调研活动中,有一批成果报纸上有名、最高法院“挂号”,有35篇调研文章在《人民司法》等国家级刊物发表或在最高法院获奖;有一批成果物化为一批规范性文件,如根据《辽宁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毒品犯罪案件证据情况的调研报告》,省高院与检察、公安机关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数额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统一全省公安、检察、法院办案标准,使三部门在同一平台收集、宣查和判断证据,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有一批成果发挥了司法建议的功能,如根据《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辽宁省集体土地拆迁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行政诉讼案件司法审查情况的调研报告》,省高院向省政府发出司法建议,提出推进负责人出庭应诉、做好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开发区管委会执法活动等9项具体举措,时任省长、政法委书记、分管副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并将建议报告转发各市政府,提出解决办法。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市法院审结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案件进行调研分析,以此形成《生态环境案件审判白皮书》,以司法建议助推“美丽抚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运行;有一批调研成果推动审判管理和实务,如省高院围绕“全省劳动争议案件”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对全省5.8万件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规范全省法院办案尺度,防止同案不同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诉讼案件增长进行调研,提出严格把握发回标准、提高二审和再审案件质量、谨慎适用执行终结程序、减少内生案件和科学调整考评指标等系列举措。庄河市人民法院围绕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展开调研,提出评价法庭工作不以审结多少为标准,而是以案件下降、辖区社会和谐为标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使大量的纠纷解决在基层等对策。

此外,省高院去年共组织各项征文和研讨活动12次,征集论文800余篇,同比增加500余篇。先后在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和2013年最高法院审判理论年会征文活动中荣获两项优秀组织奖;在全国第二十五届学术讨论会活动中征集论文445篇,同比增加100余篇,获奖数量较上年增长45%。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辽宁法院150项调研成果解答“应用题”
·辽宁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走过5年
·辽宁法院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建设
·辽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抓出成效
·辽宁法院深入开展执行行为规范年活动
·辽宁法院学习贯彻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

·辽宁法院学习贯彻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
·辽宁法院开展“执行作风转变年”专项活动
·辽宁法院四个常态接受监督
·辽宁法院敢向“舆论审判”发声
·辽宁法院敢向“舆论审判”发声
·2013年度辽宁法院八个亮点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