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更显生命力
●把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员最低劳动报酬、误工补贴、人身安全保险、抚恤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充分发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专业性调解的规范、持续发展,关键要有制度保障。”梅孝说。
宁夏创新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管理办法》,对调处矛盾纠纷案件分三个等次补贴,补助金额200—2300元。2010年至今,自治区财政发放“以案定补”金额1000余万元。全区各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均将人民调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实行了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制度。专职人民调解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定额基本工资另加“以案定补”方式,兼职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补贴方式。
在硬件保障上,宁夏全区利用国债项目提前2年完成了全区244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和装备配备。开通信息化平台,实现调解手段信息化;为司法所配备流动调解车,打造“半小时调解服务圈”……
在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下,各类专调组织的创新工作蓬勃展开。2011年,宁夏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专业协作、调赔结合”的思路,建立医患矛盾第三方调解处理机制和医疗机构风险转移机制。
在银川市永宁县,一个专业调解委员会服务中心正在高效有序运行。宽敞明亮的大厅、和谐文化墙、分门别类的调解室,让人眼前一亮。忙碌的调解员统一着装,佩戴“人民调解”标志。“6位工作人员对接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医疗服务等13个部门的专业矛盾纠纷调解。”县司法局局长姜文介绍,“虽然只有6个人,但是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专业部门和对口专家,只要有需要,相关部门必须派出专业人员参与调解,这也规避了调解人员专业性不够可能带来的调解风险。”
“下一步还需要发挥专业调解的联动功能,形成合力。同时,调解的专业化和人员素质仍然有待加强。我认为一老一少是比较好的专业搭配,资深人士专业强、技能高,年轻人信息处理、电脑技术等方面有特长,能够有效互补。”梅孝深有体会。
“突出运行规范,完善调解机制;突出重点行业,化解矛盾纠纷;突出思路转变,促进工作发展。宁夏可以创造更多专业调解的经验,迈出更大的步子。”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雁飞总结道。 (记者 徐运平 朱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