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营口站前法院:诉调对接便民利民暖民心

2014-06-17 14:42: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省高院网站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方便群众诉讼,辽宁营口市站前区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辖区内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便民诉讼工作站,制定了便民利民十项措施,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活动开展三个月的时间,全院上下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诉调对接促和谐。站前法院在辖区钢铁社区、公园社区、春光社区等七个社区实行诉调对接通报交流制度,互通交流15次,并在辖区街道聘请10名特邀调解员,通过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发挥其人缘、地缘和善于做调解工作、群众工作的优势,化解了很多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该院秉承“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把法庭开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巡回审判将便民与法律教育相结合,近距离聆听群众诉求,提高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二是绿色通道解民忧。在司法救助方面,站前法院对符合立案条件,但确因家庭困难等原因打不起官司的当事人,予以减免缓交诉讼费,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在刑事或执行案件中,对生活困难的被害人或申请执行人,在被告人或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的情况下,为其积极申报司法救助,延伸司法服务,解决当事人实际生活困难。。站前法院还建立涉企、涉金融、涉民生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案后不忘矛盾化解。站前法院各业务庭室积极开展判后答疑工作,为当事人讲法律、讲事实、讲证据,并在判决书中附注相关法律条文,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引导当事人依法表达诉求,有效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提高服判息诉率,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少年法庭加大对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答疑的工作力度,让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了解被告人被处以刑罚的原因,同时告知其对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挽救的义务,促使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为准确掌握当事人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站前法院对审(执)结的各类案件每月随机抽取5%的比例,对当事人进行回访。由主管院长带队,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在案件回访过程中,有多名当事人反映立案阶段缴纳诉讼费的银行离法院较远、不好找,给当事人带来很多不便,建议调换一个离法院较近的银行。我院对此项建议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现已妥善解决。

  四、司法公开促公正。在诉讼服务大厅,将立案程序、诉讼费标准、申请诉讼费减免流程等进行公开,设立岗位监督牌,畅通诉讼流程,让当事人可以明明白白的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观摩了被告人芦某某妨碍公务案的刑事案件庭审和一起所有权确认案的民事案件庭审,并在庭审后组织座谈,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庭审观摩可以使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法院审判工作,增加司法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行政庭创新审判公开模式,邀请区公安分局干警观摩庭审,以法庭为课堂,以现实案例为教材,实现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

  (作者: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刁节友)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