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月,我与老友相约奔江南,赶赴一场春的盛宴。火车咣铛咣铛一路南下,车窗外的风景也渐次染上了江南那水墨晕染的意境。白墙青瓦,绿树红花,水田荡起的波纹,柳树扬起的枝条,平常生活里的一景一物,都处处透着骨子里的温婉气息。杭州,就好像戴望舒《雨巷》里的撑油纸伞的姑娘,她仅仅站在那里,一回眸,一低首,就已经是再美不过的图画。
五月的杭州尚未感受到浓烈的暑意,铺天盖地的绿色形成了最天然的屏障。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柳枝轻柔曼舞,层层叠叠的翠绿扑面而来,只遗憾我对植物的认识如此匮乏,这绿如此繁盛热烈,竟不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
飞来峰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飞来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沿着冷泉泠泠溪水向上,骑象的多闻天王,石龛中说法的卢舍那佛,还有盘腿而坐的弥勒佛……石雕佛像栩栩如生,千百年时光荏苒,任世事变迁,世人来往熙攘,而它们自岿然不动,拈花微笑,看破万千红尘世相,或许这便是佛的超脱与自在。
“湖山铸名胜,名寺藏深山”,千年古刹灵隐寺便藏于飞来峰这一方密林当中。友人信佛,屡屡听她提起灵隐寺之“灵”,却一直扼腕未能成行,今次终于亲身拜会,更是早早备好香,一一拜过。灵隐寺香火鼎盛,青烟缭绕,青灯之下,敬香礼佛的信徒比肩继踵,虔心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天王殿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腹,盘坐蒲团之上,笑容可掬。都说佛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又怎知多少信徒的伤心事忧心事烦心事就在对佛祖诉说的过程中一一化解开来。大雄宝殿正中是一座高约24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出了灵隐寺,不远处便是永福禅寺。福田花雨、宝塔玲珑、竹林小桥相携,普圆净院、迦陵讲院、古香禅院、福泉茶院、资严慧院依山势高下有致。盘山而上,山峦若层花吐蕊,巑帵插云,巍峨曲折,穿幽透深。院落藏于绿林枝桠之间,隐于繁花掩映之中,更显一分超脱自在。新绿的茶叶沾染上清透的露水,形成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溪流沿山势蜿蜒而下,山石台阶轻浅,拾级而上,远眺西湖千顷碧波,颇有一山一水一世界之感。
抵达西湖已是薄暮时分。南屏晚钟突地敲响,钟声清越悠扬。响彻南屏的山坳,在窠臼中激荡起共鸣的禅音。浑厚的钟声在苍山暮霭中回响,经久不息,方知康熙南巡时一句“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并不为虚。净慈寺对面不远即是鼎鼎大名的雷峰塔。白娘子早已离去,只留夕阳与雷峰塔相对,再加上西湖粼粼碧波中的塔影,相映相伴。雷峰塔往西不远便是苏堤。长堤卧波,六桥相连,贯通南北。苏东波有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绿柳如烟、红桃如雾,间错交映,灿烂如锦。日薄西山之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桃柳浓阴,鸟语啁啾,春风骀荡,最是一片春意醉人心。
穿过苏堤一片红翠,已是满天星辰。一排排乌棚船停靠湖岸,随着水波晃晃悠悠;年轻的情侣依偎在垂柳之下,窃窃私语;散步的老人家甩着手慢悠悠地走着……夜色微凉,西湖上吹来的风悄悄地温柔地吻过你的脸庞,拂过你的发梢,你一回头,就看见月亮在湖中心一下一下地荡着,整个湖面洒满亮晶晶的月光,春意正好。(作者:刘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