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西宁市打造“13355”工程 服务全市青少年

2014-06-16 16:40: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长安网 

为进一步完善西宁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团市委积极打造“1 335 5”工程(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三个到位,完善三项制度,抓住五项重点,关爱五类群体),全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围绕一个中心。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和《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例”)为中心,充分发挥未保及预防机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深入开展“两法一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法律七进”活动,同时加强对“两法一例”工作落实情况的调研和督查,全面提高社会对“两法一例”知晓率。

落实三个到位。落实“组织机构、联动机制、工作经费”三到位。一是建立健全市、区县两级未保及预防组织机构,指导和督促各区县级未保委、预防专项组及时进行机构调整,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确保市、区县两级未保及预防工作有领导力量、有组织体系、有责任分工。二是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通报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同时以“工作项目共建共享”为目标,整合发挥各成员单位专业工作力量资源,努力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金市未保及预防工作新格局。三是积极争取、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经费全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积极协调落实市级层面的预防专项工作经费,为扎实推进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完善三项制度。一是完善未保及预防工作信息报送制度,通过了解掌握各成员单位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全市未保及预防工作。二是完善未保及预防工作重特大事件联席协商制度,加强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权益维护等方面重大问题的分析和研判,有效解决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完善青少年权益保护事务社会调查制度,通过对发生在我市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权益保护的重特大事件进行社会调查,分析事件成因,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推动未保及预防工作机制的落实。

抓住五项重点。一是将未保及预防工作与全市发展稳定大局紧密结合,以“我的中国梦”为载体,围绕平安西宁建设,加大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安全意识等教育,提升法律意识。二是深入开展“青春与法律同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反分裂、反渗透、反自焚”为内容,大力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力求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达90%以上。三是深入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涉及未成年人相关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四是深化开展“为了明天一一青春自护”行动和“五个一”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堂法制课、一次法庭观摩、一次警示教育、一次自护演练、一次法制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广大青少年防毒、防艾、珍爱生命的自护意识。五是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积极调动和发挥未保及预防机构各成员单位作用,定期推进网吧、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爱五类群体。加强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排查摸底,建立数据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基本情况。深入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行动”,开展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教行动”,做好社会救助、权益保护等工作;开展闲散青少年“导航行动”,探索建立社区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站(点),对闲散青少年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的学习辅导、就业培训和生活帮扶;开展流浪乞讨青少年“保护行动”,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教育;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温暖行动”,加大社会关爱和救助力度,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开展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通过亲情陪伴、心理关爱、爱心捐助等多种方式弥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西宁市城东区召开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联席会议
·西宁市城东区检察院审查不立案情况促规范执法
·西宁市公安局便衣民警抓获各类嫌疑人11名
·青海西宁市为乡镇纪委书记“充电”
·青海西宁市交通部门多措施为考生护航
·西宁市交警支队四大队交通安全宣传 重实效

·西宁市交警支队四大队交通安全宣传 重实效
·青海省西宁市拘留所多措并举规范执法
·青海西宁市召开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会议
·青海西宁市春季清剿火患成效显著
·青海西宁市13355工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追记西宁市公安消防支队城北大队大队长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