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稳定环境,推进依法治水。一是健全保障机制保证治水有序推进。与全市政法各部门联合出台《全市政法综治系统全力服务保障 “五水共治”工作的意见》,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智囊团”,与环保、水利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络常态机制,打好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治保障“组合拳”。对涉及“五水共治”的案(事)件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司法效率。大力开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进村入企发放宣传资料8600余份,提升全民法制意识。二是构建“五水共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运用和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特长和第三方身份优势,引导鼓励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协助相关部门依法妥善化解涉及“五水共治”的矛盾纠纷。开通“五水共治”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健全法律援助工作参与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
二、构建专业平台,推进规范治水。一是成立专家“顾问团”。 充分发挥顾问律师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到“五水共治”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中,助力“五水共治”。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依托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政策法规咨询、工程项目建设咨询、疑难信访案件咨询等工作。并针对“五水共治”行动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法律风险防范意见,切实减少行政争议。二是壮大治水干部队伍。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局班子分别联系一个村庄担任治水指导员,按照实地走访、积极帮扶原则开展治水工作。此外,该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发动全局党员干部投身到治水工作中。截止目前,共开展走访40余次。三是力抓“三考”转作风取实效。以全市深入开展“三考”一把手为契机,该局积极参与《“五水共治”知识问答100题》考试促“认真学”;密切关注“五水共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整改 “四风”问题促“认真改”;考“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推进力度、取得成效促“认真干”。通过“三考”机制的实施,形成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有效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成效。
三、构建良好氛围,推进全民治水。通过制作、播放“五水共治”普法公益广告、编印“五水共治”法律法规知识读本和宣传折页、微博普法平台等宣传载体,围绕“五水共治”工作及水环境保护,大力宣传《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参与支持“五水共治”的法律氛围。该市风韵艺术团、老年电大艺术团等民间文艺团队自发举办“五水共治”宣传演出累计30余场,发出《全民治水倡议书》3400余份,为“五水共治”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浙江龙泉市人民检察院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殊荣
·浙江龙泉市人民检察院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殊荣
·浙江龙泉:微电影助力职务犯罪预防
·浙江龙泉13个乡镇建专职消防队实现一队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