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湖州健全矛盾纠纷调处联动工作体系

2014-06-13 15:22: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省司法厅网站 

近年来,湖州市全面推进矛盾纠纷调处联动体系建设,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健全矛盾纠纷调处网络体系。坚持纵向巩固、横向拓展,夯实大调解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队伍基础。全市建有人民调解组织1801个,调解员7600名,乡镇(街道)、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建有率100%,企事单位调委会430个,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203个,县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医患、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以及驻基层法院(法庭)、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室达到全覆盖,探索建立了“吴美丽工作室”、“陆伟东调解室”、“老杨工作室”、“张建民普法调解室”等以个人命名的调解服务窗口以及村(社区)“老娘舅”调解志愿者队伍,基本形成了以社区(村)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为主导、区域性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为补充的调解网络体系。

二是完善衔接机制,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多元体系。立足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体系,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机制,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近年来,司法行政部门与法院、政府法制办、公安、卫生、人力社保、建设等13个部门分别制定诉调、行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全面建立民事诉讼案件、治安民事纠纷委托调解、移送调解、协助调解以及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纠纷专业调处机制,探索检察机关与乡镇(街道)调委会“检调”对接工作;建立完善童装、毛纺、机电市场以及矿山、旅游、保险、木皮等行业调处机制;在外来人口集中区建立“以新调新”、“地方商会”纠纷化解机制,与毗邻省市接边地区建立联防联调机制等,提高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矛盾纠纷的化解率。

三是严格调解规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制度体系。坚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综治部门综合协调、有关部门主动履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行体系。建立组织排查、梳理分工、舆情分析、调处化解、督查督办、报结归档等调解工作制度,完善预防、预测、预警措施,广泛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疑难重大纠纷“集中式”会诊、跨区域纠纷“携手式”联调、不稳定因素“一体化”防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年来,全市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6796件,调解成功率97.9%,防止群体性纠纷420起7674人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180场次,受教群众57.89万人次;律师与参化解涉法信访纠纷341件,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法律咨询47717人次,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091件,提高了矛盾纠纷整体防控效能。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矛盾纠纷调处保障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健全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督查考核等保障体系,为深入推进大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大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落实“一岗双责”、重心下沉的大调解责任措施,强化多方推动、支撑有力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主导、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把矛盾纠纷纳入依法解决轨道。工作中,培育和推广了“吴美丽工作法”、“五四调解法”等全国有影响、省内有地位、当地有声誉的典型经验,德清县化解矿山行业纠纷、安吉县人民调解专家会诊制度、长兴县村级专职调解员制度分获全省“创新奖”,市医患纠纷调委会、吴兴区织里镇调委会以及林新法、陆伟东等一大批集体和个人分获全国模范。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浙江湖州司法行政系统“重温重走”鼓干劲
·浙江湖州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抽查
·浙江:湖州市法律援助情暖军营稳定军心
·浙江湖州公安机关开创新模式警务围着民意转
·浙江湖州公安年度“惠民行动”由群众敲定
·浙江湖州成立“李迎福志愿服务队”

·浙江湖州成立“李迎福志愿服务队”
·浙江湖州吴兴:警务共同体中的"平安合伙人"
·浙江湖州全力抢救“最美保安”
·浙江湖州市开展“知名律师法律援助行”活动
·浙江湖州: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
·浙江湖州: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