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人的采访约在一个咖啡馆,一进门,店员很自然地把他带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送上一杯黑咖啡,看来他是这家店的老主顾了。而我们的交谈也从手中的那杯黑咖啡开始。
在魏人的小说中,总会有这样一个情节,小说的主人公总会在心绪难平时细细研磨一杯咖啡。
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写,魏人回答,因为他喜欢。
据说,黑咖啡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咖啡,它集合了咖啡香甘醇酸苦五味的特点,原始又粗犷,深邃而又耐人寻味,而若即若离的味道又让它倍加神秘。一如初见魏人时的印象。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就是个写字的”
在警察题材作品的创作者当中,他是多产的一位,从第一部小说《刑警队长和杀人犯的内心独白》开始,他已创作了30年,获奖无数。他的作品又是搬上荧幕最多的一位,从最早的《龙年警官》到《任长霞》,再到最近将要播出的《爸爸父亲爹》,编剧魏人的名号响当当。然而,如此“大人物”在他的好友《桑树坪纪事》作者朱晓平的笔下却只用一个动画片的片名来形容:没头脑和不高兴。
“好友老魏,魏东生。东生还是冬生,多少年我也没搞清,朋友送他个外号:没头脑不高兴,大致也是说东生性情可爱,人挺厚道,就是脾气大,跟他在一起,多是快乐,这家伙一副没心没肺样儿,不过却是个好写家,文字或粗犷或细腻,流畅生动,生活感受真切自然,几十年码了多少字?大概他自己也说不清……”
亮眼的写作成就让人心生敬意,而他却自谦“我就是一个写字的。”更不敢自称作家,然而聊得久了,说话不再那么遮拦,也应了他朋友的描述:“东生写作题材大多是他的本行,公安。《龙年警官》《公安局长》成功后,人家夸他几句,他眯缝小眼先装谦虚:粗糙粗糙,写着玩写着玩……谁知三句话露出本相:我随便写就写成这样,再要认真呢……”
写有信仰的警察
采访从他的笔名开始说起,为什么叫做魏人?他举起蒲扇般的大手摸摸剃得溜光的头回忆,“好像还真是从写警察小说开始才用的这个笔名。”
魏人,我为人人。简单得不可思议。
这其中有着为一线民警立言的目标,有着用文字改变世界的壮志。几十年的创作,他知道文字的效果有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笔下的警察在中国警察形象长廊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我问你,一名警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林多多挺起胸膛回答:“坚韧不拔、刚直不阿、不畏权势、六亲不认、拒绝诱惑,把一切犯罪分子缉捕归案!”
——魏人作品《热泪盈眶》
在他的作品中,警察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形象,不畏强权,主持公道,能够用自己的技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惩恶扬善,《刑警张玉贵》中的张玉贵是这样的人,《龙年警官》中的傅冬是这样的人。不仅仅是这些,他善于把这些人物放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他关注的是处于亲情、爱情、兄弟情等等矛盾纠结中的主人公,在法律面前如何抉择。
于是在他的笔下,张玉贵作为一名重情重义的全国优秀刑警、破案高手,日子并不好过。妻子与他分手;办案中发现曾经救过自己命的好友竟成了凶杀案的背后主谋;更有甚者,上级领导与凶手勾结阻挠办案。因此,他的手下人胆怯,他也承认自己害怕,但并没有放弃斗争。敢于承认害怕而又坚持办案,不但无损而且使张玉贵的英雄本质更加真实感人。
“当你打人的时候,你的手也会疼。”他说。
他在思考,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些有思想有欲望的执法人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生存?
“警察应该是有信仰的,他不能局限于重情义,爱护老百姓,他必须有一个东西,能够让他在各种矛盾面前坚定地选择惩恶扬善。”魏人说。
笔随心走是最佳创作状态
2012年7月13日,魏人在博客上宣布,从此不再用“魏人”这个笔名了。
“我把博客的名字‘老魏人’改为我身份证上的名字‘魏东生’。以后我不用‘魏人’这个笔名……以后就用‘魏东生’写作。写真心真话真情真实真人性和真理。写我想写的!”
再往前翻,1月份的时候他在博客中写道:
“利用假日写一篇小说。还是写刑警的,这恐怕是我最后一篇写警察的作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我岁数大了,其次,我想写警察以外的题材。从1984年发表第一篇警察题材作品后,这么多年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所有人都认为我只能写警察,后来我自己也这么认为了。21年前我根据我的小说《刑警的誓言》写了一部电影剧本《龙年警官》,如今还有年轻人对我说喜欢这部电影。我很高兴也很惶恐,高兴有人记住我的作品,惶恐如今我还没有一部作品超过它。是我不行了,还是其他原因,我也在想,想得脑袋疼!好在这部作品写了一半了,如果还令我不爽,那真是封笔之作。”
这样的自我否定在不久后的创作中一扫而空。他不再固执地拒绝警察题材,而是遵从内心,他知道,笔随心走才是最好的创作状态。
“有段时间告诉自己不写这类东西了,也怪,无论我写什么题材,笔下总会出现警察。是宿命吗?沉静多日,我在否定自己的同时又重新树立信心,对我来说坚持就是重生。”
退休后的他每天固守着两个半小时的创作时间。聊到最新创作的小说,他的兴致很高,寥寥几语就将你吸引到故事当中,说到兴起,他的眼睛会眯成一条缝,脸颊上的每一条皱纹都透着得意,嘴唇上刮胡刀剃过后残留的胡茬,随着他脸部肌肉的松紧轻微跳动着。
“我希望我正在创作的警察形象和我一样,能够像飞蛾一样,扑向火焰,在火中涅槃。所以我给我的长篇取名《重生记》。”
最近,魏人的新动作可谓不少。一部关于网络安全的电影正在筹备,这是他在写了30年刑警之后第一次把目光转向网警。
而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邓小平》即将亮相央视一套。
下个月,您可能会在电视上看到作为主持人的他给你讲电影。
退休后的魏人一直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
(记者 武 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