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步走到“老难缠”跟前,进行了简短的询问,“老难缠”哼哼着说自己的腰被人打断了——
郭广生
下班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段上坡路,突然看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用手滚动着自己的车轮在艰难地上行。见此情景,我赶紧把自行车放到一边,跑上去帮忙。
老人并没有回头,说了一句谢谢,就继续往前走,但我从背影已经看出他是以前经常和我打交道的“老难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车子终于爬上了坡,“老难缠”回头一看是我,哈哈大笑起来。
“老难缠”是我给他起的“外号”,他是我以前辖区内一位双腿残疾的五保户,今年50多岁,姓王,和他打交道源于那年该村支部班子换届选举。
“老难缠”所在的村,有两个比较大的姓氏,分别是王姓和李姓,两个家族因为争夺村支部主要职务,起了比较大的纠纷矛盾,明枪暗箭,你来我往。“老难缠”也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双方的争斗中。
第一次和他接触是一天晚上10时许,我赶到“老难缠”的家,看到他躺在自家正房门口,双手捂着胸口。我前脚还没进去,几个男人就大声吵吵着:“这还了得,姓李的(当时和王姓家族竞争村支部书记的一个人)太欺负人了,竟然打一个老光棍,没良心,还有王法不?”说着,几个小青年竟然拿起木棍就要冲出去,我一把抓住那个领头儿的大喝一声:“我看谁敢动?小刘拿好执法记录仪,马上联系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话音落下,那群小青年都乖乖地站在了一旁,不敢再吱声。我快步走到“老难缠”跟前,进行了简短的询问,“老难缠”哼哼着说自己的腰被人打断了。说话的工夫,看热闹的人也越聚越多。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决定来个“调虎离山之计”,先把“老难缠”送往医院。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我亮开嗓门大喊着:“谁是他的家里人?一会儿医院来了人,家里人先垫上医药费,别的事公安机关会调查清楚的。”一听到“先垫上医药费”,刚才还兄弟爷们叫着的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都不吱声了。火候已到,我又大喊一声:“都不是近亲属啊,请各位先回去,我们要进行现场询问。”说完,把一群人请出了“老难缠”的家。
后来,在医院询问的时候,我慢慢把事件还原。其实,“老难缠”并没有伤,也没有被打,只是他们王姓家族的一个“德高望重”想竞选村支部书记的人,说好给他好处,让他故意陷害对方。取好材料,我将这一情况又迅速向所领导汇报,结局当然是谁违法处理谁。没想到,我也因此和“老难缠”有了隔阂。
之后,“老难缠”对这个事一直耿耿于怀,隔三差五就到派出所找我的麻烦,后来,发展到只要我值班,他就故意打110报警电话说有事,我也在和他的“交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他报警,我就“快速出警,多多取证,多多出力,一切按法律程序办事”,他也挑不出我什么毛病。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调出了派出所,临走的时候所长问我:“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我轻轻地摇摇头。其实,“老难缠”之间那解不开的疙瘩,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言归正传!
站在坡顶上的我们,竟然都“害羞”起来,他看我,我看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老王,最近挺好吧?”我率先打开了话匣。“老难缠”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闲聊中,我们聊到了当年的事。最后,“老难缠”对我说:“说实话,小郭,以前那件事,都怪我财迷心窍,老糊涂了。但我没想到今天你能主动帮我推车,你让我从内心彻底改变了对警察的看法,我服了!”话说完,我们又哈哈大笑起来。明显的,这次笑得更舒心,更敞亮!
我告诉“老难缠”我给他起的外号,他竟然笑着说也给我起过一个外号叫“拌不倒”。临别时我说:“从今天起,和我们的外号都说再见吧!”他欣然答应,转过身,我听到老王在身后大喊着:“小郭,记得来家里喝水,咱再拉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