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级公安监管部门着力推动人权保障、规范执法、教育感化、安全管理窗口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省公安监管工作由安全管理向法治文明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监管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
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
江苏各级公安监管部门认真落实“两保障两并重”要求,强化人权保障窗口建设,各监所均建立了提讯、会见预约服务制度,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落实看守所提讯、会见预约服务和视频会见服务。
江苏省公安厅会同省检察院、司法厅开展罪犯交付执行与留所服刑专项检查,规范办理被监管人员减刑、留所服刑等工作流程。全省看守所依法将2012年12月31日以前判决生效的余刑3个月以上的罪犯交付执行。
江苏各级公安监管部门认真落实看守所女性在押人员集中关押要求,并指定38个看守所共72个监室对全省看守所未成年在押人员进行集中关押管理。完善看守所对社会开放、特邀监督员巡查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打造“阳光监所”。
全省投入监所建设经费约6.8亿元
江苏省公安厅争取监所建设补助经费3767万元,全省投入监所建设经费约6.8亿元,建成苏州市局监管中心等一批监管场所;同时按照标准改扩建讯问室、律师会见室1216间,规范民警执法执勤用语,切实保障办案诉讼顺利进行。
江苏省各地公安机关升级完善看守所执法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拘留所执法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举办全省公安监管部门科技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并组织巡回辅导,现场解决问题200余个,为规范执法提供科技支撑。
近日,江苏省公安厅联合人民检察院、司法厅、卫生厅出台规定,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规范了收押监管场所建设和保障,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刑事诉讼和行政执法活动顺利进行。
江苏各级公安监管部门着力强化教育感化窗口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和谐社会能力。他们围绕在押人员入所轨迹研判、所内教育感化、出所人员预警环节,依托日常教育和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综合研判、传递反馈工作机制,努力为公安机关领导决策指挥和基层打防管控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
江苏省拘留所全部设立矛盾化解工作室,2013年,全省拘留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345起,成功化解3496起,调处成功率达81%。2013年,全省收容教育所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246次(期),接受教育培训的被监管人员达1.4万余人次,并促成320余名解教学员实现就业。
江苏各地警方扎实推进全省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建设。2013年,全省8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充分发挥戒毒场所面向社会的警示教育宣传职能,开展面向在校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350余次,受教育人员达10万余人次。
在全国率先开展监所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
江苏各级公安监管部门着力强化安全管理窗口建设,切实维护监所安全稳定。各级公安监管部门一手抓业务指导,一手抓队伍管理,有力维护了监所安全文明。
省厅监管总队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精神、行为异常在押人员羁押、管理工作程序,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确保监所安全稳定。
监管总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监所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监控联动。2013年,全省监管场所组织2200场次、近1.3万人次健康检查,及时救治危重病人620人次,向办案机关建议变更强制措施出所部分人员,维护了监所安全稳定。
江苏省公安厅先后组织11批次、560名监管民警参加各类实战培训,各地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1004场次,参训民警达2.6万余人次。全省监管部门有128个集体和194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省厅监管总队党支部被评为2013年度厅机关先进党支部,涌现出常州武进区看守所、徐州铜山区拘留所和王梅、张文林等一批先进典型。
·江苏沭阳“网上警务室”服务群众
·江苏丹徒法院五种意识提升综治管理服务水平
·江苏镇江开发区法院提高行政诉讼审判水平
·江苏泗洪法院新任23名人民陪审员上岗
·江苏邳州法院:队伍建设重提升“六性”
·江苏丰县法院联动化解劳资纠纷
·江苏丰县法院联动化解劳资纠纷
·江苏镇江中院借助外部监督力量 以评查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江苏徐州中院把牢“放”与“关”最后防线
·江苏深化检务公开引关注“让公正看得见”
·江苏徐州中院把牢“放”与“关”最后防线
·江苏沛县“一村一顾问”实施季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