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中国法学创新讲坛] 聚焦法治中国建设前沿问题

2014-06-12 08:53: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聚焦法治中国建设前沿问题

第十期中国法学创新讲坛在京举行

  6月10日,由中国法学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期中国法学创新讲坛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

  本期讲坛的主题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主讲,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文科学部主任郑成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协同主讲,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主持。来自北京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参加了讲坛。三位教授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就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大任务、面临的挑战、改革的关键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发表了精彩的见解,并与在场听众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张文显认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法治中国论,以“法治中国”为统领概念,通过一系列有关法治的专题讲话构成法治中国理论纲要,初步形成了法治中国思想体系,覆盖了有关法律和法治的几乎全部理论要素,全面科学地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张文显主张,在时间定位上,以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在模式定位上,以法治模式转型和法治现代化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郑成良认为,“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它蕴含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理念。“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新意,它除了指向一个法治共和国的目标之外,也蕴含着中国法治的全球视野问题和全球环境下的中国法治问题。“法治中国”是一个具有时空维度的概念,它作为一个目标,意味着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转型过程中,法治主义的观念、行为和制度安排,正在逐步生成并替代人治主义的观念、行为和制度安排,尽管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马怀德指出,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一是要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制定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信息公开法、问责法,从源头上约束和规范国家公共权力,减少公权力的滥用,预防腐败,二是要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的实施,三是必须树立司法权威,把所有矛盾纠纷逐步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解决。

  据悉,“中国法学创新讲坛”以推动法学创新为己任,努力为法学界同仁提供高水平的对话平台。自2009年6月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0期。(记者 张 娜)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聚焦法治中国建设
·最高法:扎实开展法治中国理论研究教育实践
·坚定信念开拓创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以有效国家治理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江苏:在新起点上谱写好法治中国的江苏篇章

·江苏:在新起点上谱写好法治中国的江苏篇章
·周强: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努力建设法治中国
·推进法治中国需从四方面入手
·江西高院院长:以司法之力助推法治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