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反恐工作极其复杂严峻的形势,广东公安机关在公安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强化情报工作、完善信息采集、突破大要案件、加强巡逻防控、提高处突能力,各项反恐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兴瑞,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6月10日在出席全省公安机关反恐怖工作会议时要求,广东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反恐怖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保持对恐怖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维护广东社会平安稳定。
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加强涉恐案件侦办
面对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广东省公安厅积极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专门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省反恐怖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广东”总目标,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形成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把暴力恐怖活动消灭在行动之前。他们还强化“反恐人民战争”举措,充分发动群众举报涉恐线索。近期,广东省公安厅将出台群众举报涉恐线索奖励办法,鼓励广大群众通过报警电话、信件、公安“微博”及“微信”平台、直接向民警举报等多种形式,积极举报涉恐犯罪线索。线索经查证属实后,分别给予最低1000元、最高50万元的奖励。
广东省公安厅及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都组建了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并成立专案指挥部,强力推进今年6月开始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省公安厅对在侦的重大涉恐专案予以挂牌督办,涉案所在地公安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大对涉恐专案的侦办力度。各地公安机关将逐案、逐线索明确侦办、调查责任,加强串并分析。同时,广东省公安厅坚持打一仗总结一次,适时召开重大典型案件侦破交流会,不断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
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
为补足反恐情报信息工作“短板”,广东省专门出台了加强反恐怖情报信息工作的意见,按照“摸清底数、充分整合、统一归口、精度研判”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全省反恐情报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息资源交流机制,实现社会资源数据平台与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近日,广东省还与新粤桂滇4省(区)共同签署警务合作联席会议备忘录,提升情报协作水平。广东还商请新疆公安机关派出力量,为涉恐信息基础排查和情报侦查等工作提供帮助。
今年5月1日起,广州警方全面实施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机制,1万余名民警和辅警走上大街小巷。火车站、北京路步行街等重点区域实行特警巡逻。在广东省公安厅的强力推动下,目前广东各重点地市均已建立较完备的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为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广东省公安厅与省武警总队研究制订了《关于健全固化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的意见》,还出台了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等级勤务工作规范。同时,各地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交通要道治安检查站、治安卡点建设,在环粤9市加紧建立省际治安检查站。各地铁路公安和地方公安也明确职责任务和协调配合程序,建立共同防范处置涉恐涉暴突发事件工作机制。
着眼实战完善应急机制建强反恐专业队伍
5月6日中午,一男子在广州火车站广场持刀伤害旅客。广州警方快速到场处置,果断连开2枪将嫌疑人击倒并控制,整个过程仅用46秒。为进一步提高对暴恐活动的快速处置能力,广东各地警方制定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实行扁平化指挥。一旦发生突发暴恐事件,由公安机关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各警种和武警力量,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广东各地逐步建立一报直报制和执勤民警实名制,重点区域一线执勤民警接报重大敏感警情要在1分钟内直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各地公安机关着力加强反恐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今年7月,省公安厅将组织部分城市公安机关、反恐专业力量举行一场反恐处突演练,提高民警在群众疏散、现场封控、单兵对抗、武力抓捕等战术环节的实战能力。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反恐怖机构力量建设,要求组建一支反恐专业队伍,承担反恐情报侦查、案件侦办和快速处置暴恐事件等职能。同时,广东将大力加强省、市、县三级反恐专门队伍建设,依托省武警总队建设省反恐突击队,各地公安特警支队同时加挂反恐突击队牌子,增配专业处置装备,确保有一支应急力量随时担负反恐处突任务。他们还在各主要警种增配反恐情报力量,并将反恐基础知识纳入各项民警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加强对全体民警的反恐基本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突能力训练,大力提高基层民警的反恐意识和反恐应急处突技战术水平。(记者 李 喆 通讯员 粤公宣)
·广东黄埔警方破获POS机非法套现大案 涉案金额近4亿元
·广东中山:全民禁毒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
·广东深港警方捣毁跨境赌博团伙 涉案金额达3.7亿
·广东兴宁警方藉此捣毁一个特大制贩枪支团伙
·广东法院涉民生案集中执行提前收官 执行到位率85%
·广东与柬埔寨将合作打击跨国犯罪
·广东与柬埔寨将合作打击跨国犯罪
·广东政法网
·广东中山边防建首个海岛警务室
·广东广州公安打击整治犯罪 便衣队5月抓获459名疑犯
·广东东莞“1+2”陪审模式:陪审不再作陪衬
·广东东莞:陪审不再作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