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萧先生从1997年开始,在损友的教唆下,开始吸食海洛因,兜兜转转,进过几次强制戒毒所。目前,萧先生已基本脱离了毒瘾,结了婚,生了一个小孩,现在在中山市一家医院当保安,人也精神了很多。
这一切,要归功于去年中山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谭培安提出的“全民禁毒”模式。这一模式立足于“立体化禁毒”,通过“大收戒”、市民举报、对涉毒场所零容忍、社区禁毒等各个方面的打击防控,力争做到让毒品无缝可钻。
禁毒理念:“大收戒”不下指标应收尽收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中山警方转变工作理念,从“为禁毒而禁毒”转变为“为平安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而禁毒”,从“围绕破案、收戒指标去工作”转变为“为最大限度降低毒品对社会危害,实现除毒务尽而工作”。
“不下指标了,而是‘应收尽收’,是‘大收戒’的基本。”中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冯立洲说,“把吸毒人员该送强制戒毒所的送到强戒所,该收院治疗的收院治疗,只要符合条件,全部收戒。这样一来,毒品在中山就没有了市场,贩毒空间也就被挤压了,降低了吸毒人员对社会治安的危害,以及引诱新增的吸毒人员。”
对重患吸毒人员难以收戒,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大难题。记者了解到,有些吸毒人员感染了艾滋病毒,被家人抛弃后流落街头,经常盗抢、敲诈,沦为当地一害。为了“谋生”,有些重患吸毒者甚至威胁说要“用针头扎人”以勒索钱财。对基层派出所来说,这些“粉仔”就算抓起来,也没有特殊的场所羁押,于是导致“屡抓屡放”的怪现象。
2012年以来,中山建成了全省首家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公安机关全程保障的“公卫”合作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通过与卫生、司法等部门紧密合作,中山各镇区大力支持,短时间内,就将中山市300多名重患吸毒人员全部依法收治收戒,彻底解决了患病吸毒人员的收治难题,并作为经验全国推广。
据了解,去年,中山市累计查处吸毒人员8000多人次,查处率全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3000多人,“大收戒”成为中山市民最关注、最满意的民生实事之一。
禁毒宣传:重金奖励发动群众举报
因为举报贩毒线索协助警方破获毒品案件,举报人王某获得了第五笔全民禁毒举报“海德”奖励金1万元。按照中山市涉毒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去年下半年,中山警方共计发放举报毒品犯罪奖励资金100多万元。
自去年以来,中山市向毒品发起凌厉的攻势。警方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迅速掀起禁毒宣传热潮,并将专题宣讲会开进学校、出租屋、旅业、厂企和学校。为广泛发动群众举报涉毒线索,中山警方公开了涉毒举报电话、邮箱和奖励方式。奖励办法指出,对举报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最高奖励30万元;举报娱乐场所涉毒行为经查证属实的,除按查获涉毒人员的基本奖励外,另最高奖励可达10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禁毒,去年7月以来,中山警方决定在原有的奖励基础上加大奖励幅度,计划每月评选出一个月度举报冠军,发放全民禁毒举报“海德”奖励金1万元,年冠军再奖5万元。
数说成效
据统计,去年下半年,中山警方共收到涉毒举报电话3200多个,共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和省公安厅督办案件16宗,缴获各类毒品130余千克以及吸贩毒工具一批,摧毁了一批贩毒团伙和网络,抓获吸贩毒人员近千人。
记者了解到,开展“全民禁毒”以来,中山全市吸毒人员预警数和触发预警的吸毒人员数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市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数均有明显下降。
重拳禁毒:对涉毒娱乐场所“零容忍”
2013年上半年开始,中山市强化对涉毒娱乐场所“顶格处理”,共查处涉毒场所13间,其中责令停业整顿7间、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5间,查处涉毒人员223名。 “对涉毒重点娱乐场所,我们一直采取高压态势,对涉毒娱乐场所‘零容忍’。局党委十分给力,为我们‘减压’:一旦需要,我们可直接调用特警参与办案行动,无需再请示。”冯立洲告诉记者,为了防止人情办案,中山警方在查处涉毒场所时明确了异地用警原则。
在警方的高压打击态势之下,吸毒人员聚集场所从歌舞娱乐场所转向为更加偏僻的城乡结合部,组织分工和成员构成都有了新的变化。为此,中山警方通过深挖扩线,连续查处了6起在隐蔽场所聚众吸毒的案件,抓获吸毒人员189名。
“一些场所负责人很狡猾,被公安查处后,就快速采取注销企业或变更法人的办法,以此来逃避打击。”冯立洲介绍。为此,中山警方采取了“一案一议”制,公安、工商、文化、禁毒委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讨。公安查处了场所,马上反馈给工商部门,被列入“黑名单库”的场所企业法人,就算想要注销企业,也无计可施。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中山文化娱乐服务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黄赌毒“三害”,针对文化娱乐服务场所违规经营的投诉大幅减少。
亮点
对查处不力者严厉追责
近日,中山警方还出台了《娱乐场所涉毒责任追究工作细则》,明确了对查处涉毒娱乐场所工作违法违纪问题的责任追究。该细则将市公安局长、局领导、支队长、副支队长等均列为责任人,并明确规定若年内因娱乐场所涉毒问题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3次或被国家级媒体曝光,则将对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该细则还规定若对涉毒娱乐场所线索核查不力及查处不到位的,将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若情节特别严重,将对责任民警给予辞退,并免去分局分管领导、派出所负责人及治安大队负责人职务等。这是中山对娱乐场所涉毒“零容忍”的又一重拳。
社区禁毒:人性化帮教从生理到心理上“脱毒”
“吸毒者从强戒所出来后,生理上脱毒了,其实如果碰到毒品的话,心理上可能还会忍不住。我们决定从社区开始禁毒,让吸毒者从思想上远离毒品,免受毒品诱惑。”冯立洲告诉记者。在中山石岐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依托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协助落实帮教管控措施和尿液检测;同时派出所民警与社工及时互通情况,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外部约束,防止帮教对象复吸。
今年3月,石岐区政府投入6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美沙酮治疗点。治疗点的药物由药监部门和公安全程押送,在门诊严格保管,由医务人员负责对受治者进行诊断尿检,根据受治者吸毒年限、方式、毒品纯度和剂量来制定服药的剂量,对毒品成瘾者用美沙酮药物替代进行脱毒治疗。此外,石岐区政府还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吸毒人员主动戒断毒瘾,减少复吸。
在中山小榄镇,针对患病吸毒人员的收治“难题”,小榄镇采取“政府出一点、社区出一点、社会出一点”的方式,成立了吸毒人员救治基金,共筹集资金200万元,解决患病吸毒人员治疗资金难题,保证全镇患病吸毒人员一个不漏实行羁押收治。
吸毒人员康复帮教工作是防止吸毒人员重操故业,重新融入社区的重要环节和渠道。小榄镇以就业巩固帮教、以帮教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及政策补贴的方式,积极动员吸毒解戒人员到康复场所进行戒毒巩固康复。据了解,去年以来至今,小榄镇吸毒解戒人员的戒断率达到30%,远高出国际水平。
链接
创新模式更高效帮助吸毒人员
在中山东区,该区全体民警都参与到吸毒人员帮扶工作中,实现“一警一干、一社工一义工对口帮扶一吸毒人员”的创新工作模式,责任民警与社工、义工、社区干部每2个月至少走访吸毒人员或其家属一次,并针对每个吸毒人员的不同情况,与社工进行合作,从内而外帮助他们远离毒品。
针对吸毒人员,中山警方不仅注重生理治疗,更加强了心理辅导、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文化艺术熏陶,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吸毒人员主动配合治疗、尽早摆脱毒瘾,重建积极健康的人生目标。此外,公安机关关注吸毒者收戒后的个人和家庭问题,形成对困难群众和特殊家庭的社会帮扶机制,努力做到既严格执法又注重社会关爱,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最大程度地确保收戒效果。
·广东中山边防建首个海岛警务室
·广东中山:电子警察6月底启用 抓拍黄标车“闯禁”
·广东中山:十项措施招招见血铲除黄赌毒
·广东中山市检察院建立代表联络长效机制
·广东中山市检察院组织干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管住“管理”——解读广东中山社会治理
·管住“管理”——解读广东中山社会治理
·辽宁大连中山敲响轻刑快办第一槌
·中山:制作手机简报创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中山市检察院案管中心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广东中山批捕亮碧思公司传销案两嫌疑人
·中山首试将仲裁纳入公共法律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