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在闽东1046公里的海岸线上,点多、线长、面广,这就是宁德边防支队下辖的29个单位的情况。近年来,该支队党委积极传承“三个跟进”经验做法,始终坚持“任务、问题、人本”三个导向,以教育引领为基础,以科学谋划为根本,以规范养成为抓手,以检查考评为保障,扎实推进正规化管理和两个经常性工作,形成了“严谨、细致、正规、有序”的部队秩序,队伍安全稳定,官兵士气高涨,发展态势良好,连续23年未发生职务犯罪,多次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安全工作标兵单位”。
以教育引领为基础
提振官兵精气神
5月14日,宁德边防支队党委下发通报,对在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6名官兵予以表扬和奖励。机动中队中队长曹长沙说:“基层主官轮训本该是自己的事,考好了也不足为奇,没想到支队还给奖励,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
原来,早在今年4月,宁德边防支队党委就制定出台了《创先争优奖励工作暂行规定》,专门设立10万元创先争优奖励基金,以奖励在各级比武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官兵。谈及作出这一决定的初衷,支队党委书记潘曦明道出了原由:支队近半数的单位为偏远艰苦单位,外地干部占干部总数的72%,一些官兵长期在艰苦地区奉献,容易产生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思想,此举就是要提振官兵精气神,在部队形成争第一、创唯一的良好氛围。
扶弱先扶志,铸剑先铸魂。宁德边防支队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彻底转变官兵的弱势心理,补硬“软肋”,才能谋求部队跨越发展的新路。近年来,支队党委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经常性教育官兵跳出宁德边防看艰苦、看辛苦,引导官兵与西藏帕里、厦门何厝等边防派出所比环境、比工作量,彻底转变官兵“在艰苦环境工作,躺着也是奉献”的思想。
针对部分基层单位抓部队管理思想认识层次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宁德边防支队党委紧贴部队实情,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正规化管理强化月”活动。通过开辟“精细化管理金点子”专栏、举行辩论赛、分岗讨论等方式,广泛开展“比思想、比作风、比管理”大讨论活动,启发官兵智慧,提振部队士气。
“精气神”上去了,官兵信心更足了,创业干事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部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4月,颜冬科成功当选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第四届“十大边防卫士”。
以科学谋划为根本
避免建设拼投入
今年3月5日,飞鸾、西洋两个新建的边防派出所分别向宁德边防支队党委提交了一份营房建设规划方案,提议投入20万元建立荣誉室。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争议:有人认为荣誉室可凝聚向心力,要建;有人却认为“不符合派出所实情”。
经过反复讨论,支队党委“一班人”最终决定将建荣誉室变成建荣誉墙。支队长郭麟说,搞建设不是单纯地拼投入,而是要立足实情,突出实用。
宁德边防支队地处“东南沿海经济断裂带”,经费来源较少,造血功能较弱,拼硬件、拼投入显然不符合部队实情。近年来,支队党委在抓正规化建设中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建立了宁德边防作风建设与民主决策“四下基层”工作做法,围绕有利于部队执勤需要、长远发展和官兵实际需求的问题,集中官兵智慧进行科学决策,高位谋划部队建设发展的思路。
去年4月,在帮建福建边防总队帮扶单位白露、下浒边防派出所工作中,宁德边防支队党委把常委会开到派出所,集中支队、大队、所队三级官兵现场办公,立足宁德实情,对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最终将两个帮扶单位打造成了闽东边防的样板单位,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党委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样板单位带动工程,确定船艇大队、下白石边防派出所、机动中队作为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同时,突出单位特色,分类打造模范创建、主题教育、规范执法、爱民助民等特色工作品牌,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推进、整体提升。支队侦查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三都海上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以规范养成为抓手
实现管理常态化
今年5月中旬,宁德边防支队立足闽东边防特色,探索建立了日常教育管理“周生活”制度,将部队早操、教育、点名、军事体能训练和警容风纪、内务卫生检查的时间,以“周”为单位进行固定。制度出台伊始,一些基层主官心存疑虑,认为派出所以执法办案为主,不同于解放军部队,突出抓日常管理是否本末倒置。
面对官兵疑虑,支队长郭麟作了解释:宁德边防辖区治安状况相对平稳,部队业务量不大,执法任务较轻,官兵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突出部队管理的原则性,有利于与边防业务的机动性有机融合,从而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在抓部队正规化管理中,宁德边防支队党委始终把常态化管理和教育作为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有力抓手。针对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不精细、不统一等问题,支队党委从美化营区环境、规范警务装备等管理细节抓起,先后组织开展了营区环境整治周、警务装备使用演练周等专项活动,对库室设置、物品摆放等细小环节进行统一规范,不断强化官兵的细节养成。
注重细节养成是关键,规范制度规定是根本。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党委从管根本、管长远处着手,健全完善正规化管理和两个经常性工作机制,出台了《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固化形成正规化管理标准量化定式。同时,立足部队现实性和倾向性问题,建立了“周教育日”学习制度和三级思想动态监控疏导体系,推出了“三互”活动“三三”工作法,编印了《边防支队常见思想问题疏导30例》,着力解决了经常性思想工作不经常、不落实的问题,有效预防了各种不良倾向和事故案件的发生。
以检查考评为保障
提升末端执行力
5月29日,宁德边防支队督察队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基层单位出早操情况进行视频督查,发现两个派出所出操还不到5分钟就草草收“兵”。针对这一问题,支队当即要求大队领导与两个单位主官进行谈话,并责令在全支队大交班会上作检讨。
部队正规化管理和两个经常性工作,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宁德边防支队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实行常态化检查考评,才能确保政令警令落实不走样、执行不打折。
在实践中,支队党委大力推行纪检监督实体化运作,创建了团职后备干部派驻督察机制,对基层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十条刚性措施”等工作任务进行常态化督查,对违规人员和违规行为坚决予以问责,保障各项刚性制度的落实。
同时,宁德边防支队党委出台了《基础工作月考评实施细则》、《精细化管理考核评比实施办法》,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环节和每名官兵,并依托“干部日常绩效考评”、“兵员量化管理考核”等系统开展常态化考评,大大提升了部队末端执行力。
今年5月底,宁德边防支队牵头地方政府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净海一号”专项行动。时间仅过三天,霞浦边防大队就打响了“第一枪”:通过设卡盘查,在霞浦县长春镇成功查获一起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案,当场查扣成品油27吨,总案值约19万元。
以正规化管理促中心,以经常性教育保稳定,大大提升了官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宁德边防支队圆满完成了两会、“7·5”重大安保和抗击台风“苏力”“菲特”等急难险重任务,破获“2012·4·18”特大走私毒品案、红珊瑚案等一批大案要案,部队形象和精神面貌得到全面提升。(陈炳辉 袁自由)
·福建集中整治重大火灾隐患
·福建高院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讲座
·福建法院对新录用司法警察进行警营式训练
·福建福州:启动诈骗宣传月活动
·福建厦门:检察权晒在阳光下运行
·福建云霄:建立检察工作评价反馈机制
·福建云霄:建立检察工作评价反馈机制
·福建福州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月活动
·福建宁德破获非法猎捕红珊瑚案
·福建莆田涵江推行数字化社区警务
·福建云霄县:警车开道 护送高考学子
·福建福州:开展消防控制室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