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杭州:“二次回访”让刑事法援更有温度

2014-06-10 14:24: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刑事案件宣判后,我的援助对象有没有真正理解判决书中的内容?是不是愿意积极改造?他们在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近日,杭州市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法援律师朱斌前往区看守所,为一个已经办结的法援案做“二次回访”,进一步服务受援人。

    从去年初开始,西湖区法援中心正式将“二次回访”纳入刑事法援案件办案全过程,这也是继“申请前一次性风险评估”、“办案全程跟踪监督”、“庭审旁听”等制度之后,该中心加强案件质量管理的又一大举措。

    去年元旦,到杭州旅游的张某在西湖区一家餐馆里顺手“牵”走了别人的钱包。除了窃取钱包中的180元现金外,张某还以套现和刷卡的方式窃取了银行卡内7900元。今年4月1日,检察院对张某提起公诉,朱斌应西湖区法援中心指派,承办此案。

    “我不记得在超市用信用卡刷过这1400元。”对于其中一笔款项,张某提出了异议。朱斌根据银行存取记录上的刷卡时间,让张某回忆当时情形,并结合证据考量是否还存有其他合理怀疑。张某仔细回忆并核对证据后,确认无异议,自愿认罪。

    “张某因一时贪念窃取财物,并不是有预谋的犯罪行为。虽然无法记清每一笔消费,但从未否认过犯罪事实,希望法庭能酌情从轻处罚。”经过朱斌的辩护,法院最终判决张某服刑8个月。

    “二次回访”当天,在看守所的会见室中,年近50的张某显得很难为情。“庭前,我请求法官再次调取并查看了超市的监控录像,确认了案发时你刷过卡。”朱斌的严谨和负责,令张某倍感信服。

    在询问是否收到判决书、对判决结果是否有异议等问题之后,朱斌又关心地问道:“家里寄的衣服收到了吗?”

    回访结束前,张某感激地说:“朱律师,谢谢你。我不再上诉,接下来一定好好改造。”

    随着新刑诉法的出台,西湖区法援中心将刑事法援案件指派范围扩大到15种,并推出了刑事审判案件的“二次回访”。这一制度明确要求相关案件审结后,援助律师必须再次回访受援人,征求对法援工作的意见,制作回访笔录并归档。

    “‘二次回访’中,我们需要仔细了解受援人是否接受法院判决,并明确告知受援人上诉权利、期限,以及是否需要通知家属安排生活所需、是否满意法援工作等。另外也做好情绪安抚工作。”法援律师徐传水说。

    去年10月,未成年人陈某因斗殴将人捅成重伤,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徐传水前去“二次回访”。

    面对自己的法援律师,陈某欲言又止,但他的顾虑还是被经验丰富的徐传水看了出来。“对于你的记录问题,你不用太担心。未成年人的档案是封存的,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会被用工单位看到。”徐传水还鼓励陈某改掉冲动的脾气,学一门技艺,迎接新生活。听了徐传水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语,陈某不住地点头。之后,陈某和家人一起,给西湖区法援中心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为民排忧,服务周到”。

    截至目前,西湖区法援中心的刑事法援案件中,“二次回访”率达到了100%,得到了受援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多数受援人表示愿意息诉,并通过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