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深不寐的时刻,窗外的一帘幽幽月光常常让我体味到岁月的冷酷无情:的确,来到这里已经两年多了,而我却常常浑然不觉。我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灵动跳跃的妫河,宁静安然的小城,娉娉婷婷的绿荷,繁星闪烁的夜空……这些都令我分外的迷恋。然而,最令我迷恋的还是小城四周那连绵不断的隐隐青山。
两年之前,一个六月的下午,在霏霏夏雨中,我背着全部的行囊来到这里。夜风清凉,却吹不散心底的燥热,身上的征尘,在明亮的月光下若隐若现。沿着河岸漫无目的地闲游,清幽的河水缓缓西去,想到未来,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悲伤。远处所有的一切,都淹没在朦朦胧胧的月光中,我看得清的,却只有脚下崎岖的青石小径。不管愿不愿意,我都将在这里开始一段无法预知的生活。
这是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城,但站在高处远眺,官厅水库的尽头依然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且和小城南边、北边的青山蜿蜒交错,显得那么天然和从容,把小城轻轻地揽在怀里。小城不大,而且没有高层建筑,放眼四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隐隐青山。山,因为不高,平添了几分妩媚。城内树木葱茏、青草茵茵,城外河水潺湲、青山隐隐,这样的景致,恍若令人置身江南,想到这里,心中得到了些许慰藉。
单位偏居小城西南,站在五楼,临窗凭栏,南边的群山就映入眼帘。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起伏的八达岭长城,一座座城楼在蓝天下显得愈发巍峨雄壮。高高低低、盘旋交错的城墙是如此的恢宏,万里长城中最浓墨重彩的华章,只要天气许可,我竟然随时可以欣赏。
妫河缓缓西去,两岸是沿河而建的公园,站在妫河大桥上,西方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尽,西山在阳光的催促下,睁开惺忪的睡眼,绾起蓬松的发髻,一副慵懒的模样。待雾气完全消融,西山最高处的山峰上就泛起明亮的金光,把温暖柔和的一面展现给小城的人们。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遍洒西山,色彩越来越暗,虽然大致的轮廓还在,却在缓缓升起的雾气中渐成黑黢黢的一团,直到完全被黑夜吞噬。特别是雨后,天气还没有完全放晴,群山依然笼罩在半透明的空中,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在群山之间不断翻涌,像千万只在辽阔草原上联翩奔驰的白色骏马,又像是飓风过后在海面上掀起的无边无际的海浪,真是令人浮想联翩的人间仙境。还记得初到此处的那年深秋,一场寻常的秋雨之后,次日清晨,天气初霁,遥望西山,山顶竟白雪皑皑。细思良久,才知道山顶之雪就是昨日的冷雨,于是更加怀念雪后西山的万种风情。日光明艳,天空湛蓝,连绵的群山好像穿上一件银衣,幻化成一条矫健的玉龙,在空中飞舞。阳光照在雪山上,似乎格外明亮,整个小城就沉浸在银色的光影中,一直到来年的三月。春风翦翦、春日迟迟,随着积雪的一天天消融,连绵的群山又重新换上绿装,焕发勃勃生机。
北方的群山依然连绵相依,几处突兀耸立的山峰夺人眼目。由于相距较近,在天气响晴的中午,正北方那座座陡峭挺拔的山峰就会耸立在我的面前,似乎触手可及。整座山峰就是一块巨石,上面的一切都毫发毕现,甚至能够看得清褐色山体上纤细的暗纹。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在小城的西南,我对东方的群山没有太多的关注。但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常常往东方远望,起起伏伏的群山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一起,绵延的青山似乎没有尽头。曾和朋友在东方的群山间远足,深秋的季节,满山一片枯色。山势并不陡峭,蜿蜒崎岖的山道没有经过修葺,这些山民和“驴友们”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小道在枯黄的野草中时隐时现。下山途中,转过一道弯,大片大片的芦苇突然映入眼帘,秋风吹过,洁白的苇絮漫天飞舞。走了一阵,再转身回望,那片芦苇仿佛飘荡在山间的一朵云彩。但在小城,除了它们的隐隐身影,只能想象它们春日的姹紫嫣红、夏日的苍翠繁茂、秋日的野果累累和冬日的萧瑟干冷。
这里的日子清贫而寂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小城四周的隐隐青山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孤苦寂寞的时候,我会凝望着远处的青山怔怔出神;欢欣喜悦的时候,我仍会对着城外的青山漫天遐想。春天的季节,曾经常常流连于群山之间,徜徉于群山的怀抱,才发现看上去萧疏惨淡的青山却是如此的美不胜收:头顶的天空澄澈而蔚蓝;山坡上杂花烂漫,林茂草丰;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林间快乐地跳来跳去,时时发出欢快的鸣啭。踩着脚下的茵茵青草,听着鸟儿的鸣叫,温热的阳光暖着我的脸颊,这一切是多么的愉快!一座寻常的青山,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存在。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豁然开朗:虽然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体,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又何尝不是一座青山?看似朴拙无华,内心却流光溢彩。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简单,只要懂得坚持和思考,每个人的人生都将会因为内心的丰盈而与众不同。
漫步在明亮的日光里,我再一次举目四望,哦,小城的四周依旧青山隐隐!(作者:范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