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某未成年人案件庭审现场,悄悄走进一名特别的旁听者——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包河法院是他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
庭审并没有因为院长的突然而至受到干扰。未成年审理圆桌法庭里,更像是在开一次帮教会。没有唇枪舌剑,分坐四方的法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还原了被告人王某的案件过程,社会调查员的调查报告则让人对王某的成长经历唏嘘不已。
“刚才的开庭很好展示了法官如何主导庭审,如何做到将时间、权利均衡分配给诉讼各方。人民陪审员、人民调查员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庭审过程充满了温情。”张坚点评道。
“王某走上歧途受家庭环境影响太大,应当给他一个机会。”一道参加旁听的安徽省人大代表肖建玲说。
张坚向代表委员们保证:“法院会依法运用宽严相济的政策,为未成年人回归正途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张坚说,庭审过程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厘清案件事实真相,而且能够维护参与诉讼各方的权利,因此,安徽高院决定在全省法院推行“庭审亲历”活动。
根据要求,安徽各级法院审委会委员每月至少集体现场旁听一件拟报审委会讨论案件庭审情况,或者由审委会委员直接参加合议庭开庭审理案件,全年总计不少于10件;年案件受理数5000件以上的法院,应不少于15件。“庭审亲历”的案件包括疑难、复杂、敏感案件,在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辖区内具有统一裁判标准、指导同类案件审判意义的案件和其他拟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
安徽法院受案数已经进入全国前十位,但是法官人案比却排在全国倒数第三。法官压力十分巨大,基层一线法官的工作状态一直是张坚的牵挂。
“小贾,机会难得,你说说在基层工作的感受。”与基层法官对话时,张坚点名在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挂职副院长的省高院法官贾庆霞发言。
“今年到目前我已经签了800份法律文书……”贾庆霞的回答,足以让人体会到安徽法官的工作状态——“白加黑,五加二”。
听取合肥中院和县区法院法官介绍后,张坚表示,一定把问题带回去,协调有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
“令人欣慰的是,安徽的案访比位居全国前三名,800多件案件只有1起上访案件,民商案件更是1000余件才有1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张坚说,这个指标反映出安徽审判质效达到一定水平,但仍要以提升队伍素质为根本,以队伍和谐促进司法和谐,以司法和谐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记者 李光明)
·安徽高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成效显著
·安徽高院首从50余万案件选出6件参考性案例
·安徽高院公开发布参考性案例
·安徽高院院长看望慰问预备法官培训班学员
·安徽高院:诚邀监督广纳言 开门听证促公开
·安徽高院为何允芝记个人一等功
·安徽高院为何允芝记个人一等功
·安徽高院举行惩治传销和电信诈骗犯罪发布会
·安徽高院召开商事审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安徽高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安徽高院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安徽高院院长做客“司法为民与司法公开”网络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