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自2013年11月完成治安辅助力量整合工作以来,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以快制动,有效控制”的思路,通过创新管理、强化巡防、科技强警、着眼实战,有效促进治安防控力量工作效能的提升,为建设“平安石楼”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全镇社会治安防控力度呈现上升趋势,治安秩序持续好转。
——创新管理,促进队伍健康发展
石楼镇通过综合研判,全面推进治安辅助力量正规化建设,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努力打造指挥调度有序、执法执勤规范、后勤保障有力、队伍管理科学的精锐力量,有效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管理考评齐出台。制定治安辅助力量《管理办法》和《考评办法》,明确社区民警兼职村(居)副书记,全面落实“三权”,确立社区民警对村联防队的指挥和管理地位,通过提前介入管理,发挥“民警+村官>2”双重身份的功效,让群防群治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将社区网格的警情数、抓捕数及个人违纪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作为民警奖惩和晋升的主要依据;设置村治安联防队岗位表现奖,与队员月收入相挂钩,激发治安辅助力量的积极性。二是装备待遇双提升。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拨出27万元专款为村联防队配备制服、伸缩棍、巡逻单车等装备,大幅提升队伍整体形象,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活动。对治安辅助力量工资进行统一调整提升,其中村治安联防队工资待遇由镇政府和村(居)委联合支付,并增购意外险203个,让治安辅助力量的归属感倍增。三是多措并举强业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增强治安辅助力量的业务水平,如,每周晨会开展加大队员之间的联动,不定期的培训班和学习小组精进队员的业务,丰富的文体活动开展强化队员的体魄,为全镇治安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强化巡防,确保网格防控无缝隙
石楼镇在确保警力到位的基础上,着重在治安巡防机制上下功夫,全面落实警力实名制和包干分片责任制,完善步巡、机巡与视频一致的巡逻模式,通过点、线巡逻组成叠加巡防,形成高效联动的快速反应格局。一方面,步巡多踩警情高发点。针对警情高发点的分布和特点制定步巡路线3条,在每个警情高发点安排2名治安员和2名联防队员进行步巡,重点巡逻偏僻、容易滋生犯罪的内街小巷,协助调解邻里、家庭纠纷,派发宣传资料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机巡延长网格巡防线。将24个村(居)划分为10个社区网格,制定机巡线路14条,在每个网格安排1名民警和2名治安员在警情高发主干道时段开展机巡,对路上可疑的人和车辆进行盘查,实现社区网格巡防不留死角;一旦接到报警,立即到达现场处置,大幅缩减出警时间。
——科技强警,倍增治安防控效能
石楼镇共配备移动走访终端、执法记录仪和移动警务终端等仪器13台,推动治安辅助力量实现治安状况实时管控和信息及时更新,大大提高了治安防控的效能。一是常用移动走访终端尽收民意。在社区巡防时利用移动走访终端对辖区人员和群众反映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并实时传送到派出所进行研判处理,推动实现“小事不出辖区、大事不出镇”。二是勤用执法记录仪提高效能。通过执法记录仪进行执法过程动态记录,同时利用记录仪的实时通话功能,调度警力迅速到场处置,为侦破案件提供取证的静态数据,实现“大案快破,小案多破”的目标,第一季度全镇治安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8.4%。三是妙用移动警务终端增强打击力。在清查行动和设关盘查时,通过使用移动警务终端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迅速查询,随时随地与公安业务信息进行比对,甄别是否属于涉案人员和车辆,有效打击了盗窃摩托车犯罪,第一季度摩托车盗窃警情同比下降3.2%,直接挽回大量群众的经济损失。
——着眼实战,提高社会防控水平
为切实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石楼镇每年均会根据镇内可能发生的治安问题,制定完善各类处置预案,做到预防在先、备勤在先。如每年根据辖区企业实际需求,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等专题应急演练,组织莲花山边防派出所和石楼派出所每月开展昼夜反恐袭击应急演练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通过实战演练,初步建立了一支作风优良、业务娴熟、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群防群治队伍,治安防控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陈毅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