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拍下兰博基尼的竞拍者走向自己的“战果”。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北部的北塘区,常住人口约31万。近年来,北塘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案件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大额执行标的层出不穷,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贫困弱势申请执行人数量增加,直接关系民生。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该院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拓宽思路,勇于尝试,勤于“跑腿”,力争每一个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最大化,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官司赢了、心结解了、矛盾化了。
■淘宝拍卖:多渠道宣传
兰博基尼溢价率17.8%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北塘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啸明就迅速布置了一个新任务:筹备淘宝网司法第一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其尽快推向社会公众。
上淘宝拍卖,这还是头一遭,没有任何经验的执行局法官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首拍拍品是一辆兰博基尼,评估机构给出的评估价高达190万元。有没有人关注?会不会有人买?这两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每一名执行法官的脑海中。尽管一切都是未知,但是只有拍卖成功才可能帮助申请执行人拿到执行款。没有迟疑,没有退缩,执行法官们开始行动起来。
“拍卖这么贵重的豪车,一定要扩大信息覆盖面,尽可能多地提供拍品信息,尽可能地激活潜在拍卖人群的兴趣。”北塘法院院长袁挺说。
执行法官虞晓斌是个摄像高手,他拿着DV对着兰博基尼仔仔细细拍了全景和特写,并精心制作了配音和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拍品的各方面信息。2月13日,北塘法院将第一拍品“兰博基尼”挂上了淘宝网,同时配发了虞晓斌为这个拍品量身制作的“形象宣传片”。
为了扩大信息发布面,北塘法院还在官方网站和新浪官方微博上做了链接和广告,隔空呼喊“欢迎有缘人带兰博基尼回家”。在各方造势下,截至拍卖前一天,围观人数已经超过了15万。
尽管众多网友热闹围观,但首拍还是流拍了。执行局没有放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计算出第二拍的起拍价为152万元,并迅速将第二拍的信息上传到了淘宝网和北塘法院官方微博。
3月13日上午10时,为期12个小时的兰博基尼第二拍正式拉开帷幕。1分钟后,一名竞拍者率先出价。
拍卖日期截止前的最后4分钟,在14万网友的围观下,几名竞拍者分秒必争,以万元为加价幅度展开激烈角逐,先后出价15次。最终,一名竞拍者以179万元的价格顺利成交,超过起拍价27万元,溢价率达17.8%。
“拍品是否会成交,直接决定申请执行人的权益能否实现。”张啸明表示,为了不让申请人留下官司“虽胜犹败”的遗憾,法院尽最大努力调用人力和各方资源自行组织拍卖。
■工人讨薪:多方位奔波
100%的执结答卷
“臭死了!我得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将近40度的高温天气里,在一家停水停电的蔬菜食品连锁店中,已经腐烂的蔬菜瓜果散发出阵阵恶臭,一同参与清点工作的连锁店职员和店主家人频繁跑到屋外去换气,而北塘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德龙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仍然坚持着。
这是一起拖欠职工工资的欠薪案。在无锡风靡一时的某食品有限公司因为经营不善难以为继,公司旗下的5家蔬菜食品连锁店纷纷倒闭,拖欠了约30万元工资,引发了41名职员集体讨薪。
为了尽快帮他们把工资执结到位,刘德龙召集了各方代表,打开尘封的商店大门,冒着中暑的风险,在米面油醋中间逐一清点。由于公司还拖欠房租,部分货品已经被房东拉到了东亭、石塘湾等地储存,刘德龙顾不上休息,赶赴各地进行清点登记。
在另一起“丁哥”黑鱼馆工人联合讨薪的案件中,19名申请执行人在马路上拉起了横幅讨薪。法院将餐馆店面依法查封,准备拍卖店内资产,但此举却受到了房东的抗议。当资产顺利转卖后,房东挽回了房租损失,19名员工工资执结到位,当事人向北塘法院执行局送来了锦旗。
类似案件还有很多。2013年以来,北塘法院的讨薪案件数量激增,涉案人员众多,北塘法院克服办案压力,共审结75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执行标的到位将近50万元,全部100%执结。
■打击老赖:多媒体播出
24小时待命出击
“叮铃……”凌晨两点,执行局的24小时报警手机响了起来,执行局副局长包征雄接过电话,一个焦急的声音传了出来:“快!我发现赵某了,他现在就在……”
没有任何犹豫,包征雄一骨碌翻身下床,快速驾车前往当事人所说的地点,将躲逃多年的老赖赵某控制住。
面对深夜赶来的法官,赵某无处可避。在法官近一小时的释法析理后,赵某写下保证,表示天一亮就履行执行义务。
为了在获得被执行人线索的时候能够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去年11月22日,北塘法院成立了执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设执行信息组、集中查控组和执行巡逻组。
“执行指挥中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对被执行人下落、财产线索、举报线索等信息实现高效搜集和整合。”张啸明表示,信息是王道,时间是关键,获取信息之后,执行指挥中心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就能真正发挥作用。
执行指挥中心并非单兵作战。它既可以共享其他兄弟法院和上级法院的执行案件信息,还能够根据上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调度执行力量,开展协同执行行动。
当然,督促“老赖”自觉履行执行义务,除了靠执行法官们勤跑腿,还需要下狠招、出新招。
2013年,北塘法院加大对被执行人的惩治力度,司法拘留38人次,追究刑事责任两人。今年2月20日起,该院在无锡市186条公交线路、2600多辆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平台上,滚动播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几天后,八零后李女士找到北塘法院执行局,请求将自己移除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表示自己马上履行义务。
但也有一大批失信被执行人依然不为所动。去年以来,北塘法院未结执行案件量与同期相比,几乎增长了3倍。
“要想办结执行案件,坐在办公室等被执行人主动上门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奔跑在路上。”执行局法官陈宝萍一边说着话,一边提着公文包,急匆匆地出了门。笔者注意到,除了内勤干警,其他的执行局干警全天都在外办理执行公务。
保护弱者:多渠道筹措
高效率的执行救助
“我不是不赔钱,可是您到我家看看,家里真的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给他们了呀!”年过五旬的廉某诉苦说。
廉某是个体经营户,2013年初,他驾驶电动三轮车闯红灯,将行人陈某、徐某撞倒在地,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徐某花费医疗费用3万余元,被认定为九级伤残。
交警部门认定廉某负事故主要责任。两名受害者家属将廉某告上法庭索赔,最终廉某被判决支付陈某家人死亡赔偿金29万余元,赔偿徐某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等合计16万元。同时,廉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北塘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近40万元的执行款,廉某家中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看着受害者家属含泪的眼神,北塘法院执行局启动执行救助程序,为两位受害者家属申请司法救助。目前,这项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
在北塘法院,农民工工资类案件也是司法救助投向的一个重点领域。在一起纠纷中,所有查封的财产评估拍卖价格为26万余元,全部抵给了供货的债主,可是员工工资还是没着落。
张梅梅和李菊也是被拖欠工资的职员,她俩跑到北塘法院找到承办法官诉苦:“我们年纪不小了,也没什么技术,在店里做工也是赚个辛苦钱,家里就指望着这笔钱过日子呢,工资要是没了可怎么办啊。”
法院经多方协调,最终为职工们申请到了24万余元司法救助金,按照比例基本给付了职工工资。尽管不是全额支付,但是已经为他们挽回了大部分损失。
袁挺表示,一些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经济困难,确实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申请执行人又急需经济帮助,所以法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他们积极争取司法救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申请执行人的经济压力,安抚了他们的情绪,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苟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