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法律的重量

2014-06-05 15:10: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法律的重量

  作者:周静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

  曾想,自己坐在法台上会是一种什么感受。然,当这一天不期而遇时,竟有那么一丝的不知所措。如今,身为法官的我,手握法槌,感受到的是肩上扛着的法律的重量。

  2013年10月,我到民二庭开始负责办案。11月4日,第一次安排开庭。之前的一个周末,我开始加班,翻书找法条,企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寄托,总怕第一次开庭会面临失控。然而,一条条的法律条文静止着,似乎在漠视我的存在。我掂着一本本法律汇编,很重。我试着抽离自己,理清思路。当天,我拿着详细的庭审提纲,小心翼翼地开着庭,生怕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幸好,庭审很顺利,当事人情绪都很稳定,最终得以调解结案,我长吁了一口气。之前的一条条摘出的条文都没能用上,回想起来,之所以能调解,其实用的是眼、是心。法律千万条,这些都是有形的,当事人的形形色色,一成不变的法律难以匹配。每一个案件中,需要法官用眼用心去甄别,与其说是法律的判断,更不如定位“裁判”其实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判断真伪,是法官首要掌握的。只有在学会心理战后,才能谈事实了解,进而说法律适用的问题。

  当我看到当事人脸上的满意笑容,听到他们口中的连连道谢时,我深深感到自豪和自己的价值。第一次成功办结案子的快乐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案子随即涌来,战斗还在继续。阅卷、列纲,准备了很多,设想了很多情形,又顺利化解了一次纠纷。这次感受又有不同,被告说了一句:“我觉得你们法官要查明真相、匡扶正义。”我当时笑笑,感受到了当事人心中对法律的期待,而我该做的是不能让当事人丧失了这份期待。我细心倾听,了解双方的意愿,最终说服双方达成调解。双方都很满意,我悬着的一颗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也放了下来,职业自豪感再次显现。

  办了几件案子后,静下心来,我有了很多的体会。我明白了:一成不变的法条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庭审,更无法理解不同当事人内心的想法。虽然法条汇集起来极重,但其实,更重的是无形的,这种无形的重量才是法律真正的重量。如果要定义这种无形重量到底包含什么,我想初始办案的我还难以说清,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目前的一些体会及理解付诸纸上。

  为此我试着说说法律的重量的涵义。我认为包含当事人对法律的信任度、当事人对法律的尊重、法官的职业自豪感以及法官对法的信仰。如今,掂着这沉沉的重量,我感到了工作四年来从未感知的负担,但我不能被这些重量压垮,必须让自己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态。接下来,我知道在办案中还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它们需要我不断地去克服。我将一直扛着法律的重量走下去,笑对工作,在这场与“法律重量”博弈的职业生涯中,我要做一个肩负使命的快乐的法官,做一个漂亮的赢家。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