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四川眉山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工作新要求

2014-06-05 14:08: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近年来,作为四川最年轻城市的眉山,不但经济上追赶跨越,在法治工作方面也亮点纷呈。“大调解”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进京到省非正常上访连续6年保持全省末位,六区县整体进入平安县行列,“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获中期评估全国第一,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等荣誉和称号。

  今年,四川省委作出依法治省的重大决策。眉山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依法治省工作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法治眉山建设,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近日,四川法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眉山市委书记李静。

  四川法制报:眉山贯彻落实省委依法治省的战略决策有何具体的工作思路?

  李静:在2011年底召开的眉山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战略,明确“依法治市”是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并提出加快构建“依法执政、法治政府、法治环境、全民学法、基层自治、依法经营、监督网络、舆论宣传”依法治市八大体系,形成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执法、企业依法经营、行业依法管理、公民依法自治、监督体系健全的“法治大格局”。近年来,眉山在法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正是源于对“依法治市”战略的坚持和构建“八大体系”的不懈努力。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在眉山的生动实践,我们必将一以贯之,毫不动摇。我们将在“八大体系”建设中,融入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眉山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为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川法制报:眉山构建依法治市“八大体系”有哪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李静:构建依法执政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根本保证。就是要让各级党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完善党委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把经过法律咨询、具有法律依据、完成合法性审核作为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要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工作制度。

  构建法治政府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权责统一、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经济法治环境。

  构建法治环境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积极建设面向公众的司法公开信息平台。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着力解决群众打官司难、执行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着力完善“诉非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大调解”工作进一步深化。大力推进“平安眉山”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构建全民学法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基础工程。要全面实施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以“东坡讲堂”“政法大讲堂”“干部论坛”为平台,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抓好群众普法工作,要突出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村(社区)居民的法制教育,筑牢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基础。

  构建基层自治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基层实践。要坚持群众主体、民主自治、共建共享的原则。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积极推动基层群众依法民主参与村(社区)相关事务管理。在全市全域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和社会化服务全部纳入网格,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社会服务零距离。

  构建依法经营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内容。要依托现有的企业信用平台,加快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经济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园区”“法律工作者进园区”等活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依法经营。

  构建监督网络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保障。要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构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加快建立完善解决群众和媒体反映问题的处理机制。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损害群众权益要赔偿、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构建舆论宣传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市的社会导引。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全面系统宣传依法治市和法治眉山创建工作。采取“以案说法”、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法治内涵,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全面开展法治县(区)、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示范小区创建,抓好“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以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依法治市法治实践。

  四川法制报:今年,眉山推进依法治市有哪些亮点工作?

  李静:“大调解”是我市探索创新的社会治理举措,今年,我市开始全面实施“大调解”工作“六化”建设,即党政主导常态化、网络覆盖全域化、窗口建设标准化、调处机制法制化、考评考核科学化、作用影响最大化。在社会治理方面,我市还出台了《关于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所有城镇农村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公开招聘专职网格员,以求实现“民生服务有人办理、社情民意有人收集、矛盾纠纷有人化解、治安防范有人组织、特殊人群有人帮教、法律政策有人宣传、重大事件有人报告”。在司法改革方面,我市以省检察院确立东坡区检察院为检务公开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在全市检察机关同步开展检务公开制度改革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拓宽公开途径和方式,实现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流转和办案流程信息。(记者 熊勇)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四川立法规范电力设施保护
·四川司法行政机关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
·四川阆中检察院以“检察网阵”助推检务公开
·四川江阳警方严打突出治安问题成效初显
·四川泸州政法系统:特殊的“六一”儿童节
·四川屏山:公检联合发文规范刑案退回补充侦查

·四川屏山:公检联合发文规范刑案退回补充侦查
·四川绵阳万人徒步 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四川成都:举报暴恐线索最高奖50万
·四川巴中法院“执行风暴”成效显著
·四川:积极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四川绵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建设幸福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