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远在老家的父亲打了一个问候的电话,把一股脑的惦念和关心通通用那根细细的电话线倾泻在遥远的家乡。拿起电话只对父亲说了一句“爸爸!”喉咙就开始哽咽,眼泪溢满了双眼。
父亲在我的眼里是威严的。多年来,我可以和母亲如朋友般畅谈、玩笑、打打闹闹,可是到了父亲面前我却变得拘谨起来。父女两人的对话少而简单,之所以这样,从心底来说是一个“怕”字,所以怕他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陌生。
父亲是一名飞行员,训练任务繁重,很少回家,“爸爸”二字对我来说陌生而遥远。记得小时候,父亲回家探亲,到家的第一个晚上,我躲在母亲身后看着父亲小声说:“不让这个叔叔在咱们家睡?”多年后谈起这件事情时,父亲心里还是酸酸的。因为职业的缘故,父亲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脸严肃,这也是我怕他的另一个原因。
父亲很少将“爱”挂在嘴上,虽然付出了辛劳,却很少表露他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我远在他乡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后,我深切地体会到近三十年来父亲给我的爱。小时候,父亲对我写作业、零用钱管得很严。那时候,不明白父亲的用意,只是心里恨又不敢发作。如今,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年幼时养成的回家写完作业再玩的好习惯直到今天还受益匪浅。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做完、做好,才可以放轻松的娱乐,因为有了这个习惯我从未因为一件事情拖了另一件事情的后腿,工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其次,是我的零用钱,小时候父亲就要求我把每一笔花销做好记录,每个月检查一次,而且一个月只给一次零用钱,其它时间要也不给。那时候,觉得父亲真是“抠门”,可是没办法,每个月我只能算计着花,偶尔还略有结余,可以在下一个月继续用。我“算计着过日子”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就是因为算计生活,我在工作后可以游刃有余地处分自己的薪水,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变成“月光公主”。经常还可以给家人买点小礼物,每年都能添置一样大件。
尽管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对我成长起到了良好作用。父亲的爱是深沉的、伟大的,他给我的是坚强的性格、探索的精神、永不气馁的决心、对身边人默默的关爱。
作者:铁中院 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