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州综治委召开深化诉前联调现场会

2014-06-03 15:56: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东政法网 

  为交流近年诉前联调工作经验,部署当前诉前联调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5月30日,广州市综治委召开全市深化诉前联调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现场会。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谢晓丹主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沙,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叶敏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春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年夫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广州市委政法委、维稳办,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市综治委部分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区、县级市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维稳办主任、法院院长、司法局局长,各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主任共2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首先参观白云区新市街、天河区法院的诉前联调工作室,观看天河区法院诉前联调工作专题片,接着由天河区综治委、法院领导介绍工作经验,天河区诉前联调法官、当事人介绍切身感受,市司法局、市法院领导就进一步做好诉前联调工作发言。

  吴沙在讲话中介绍说,目前全市共建立诉前联调工作室39个、工作站104个,形成“区县—镇街—村社”三级联调网络。全市法院与430家职能部门、调解组织、社会组织建立联调关系。建立了一支包括政法干警、热心市民、公益律师和社会工作者在内的1300余人队伍。三年来,全市通过诉前联调机制调处矛盾纠纷68183件,调解成功59143件,涉及标的19.3亿元,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95.7%。

  吴沙指出,诉前联调工作将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庭外、解决在诉讼前,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独特优势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天河、白云、南沙等区的工作经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要围绕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法委牵头、综治协调、法院为主、各家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诉前联调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各区(县级市)诉前联调工作情况、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联调工作情况纳入平安创建、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考核范围,争取将诉前联调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二是加强统筹协调。适时将更多单位纳入诉前联调联席会议,吸纳更多单位开展诉前联调工作。三是抓好协调联动。各区(县级市)司法局要落实3名以上有经验、高素质的调解员到本地诉前联调工作室和1名以上调解员到派出法庭诉前联调工作室工作。其他成员单位要挑选2名以上高素质业务骨干作为调解员,负责调解业务范围内的纠纷。

  吴沙强调,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在调解方式上,坚持巩固与创新相结合;在调解场所上,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在街(镇)、社区(村)公布联调室、联调站、调解员的联系方式,提高诉前联调的认知度,引导群众到定点联调室或联调站来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调解员要主动走进社区、村、工厂、市场等地,主动了解、发现和收集基层一线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在现场予以调处化解;在调解工作对接上,坚持诉前联调与基层综治信访维稳等工作相衔接。总结固化诉前联调在化解重大敏感复杂纠纷方面的经验,进一步理顺诉前联调工作室、派驻点与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的日常工作衔接关系,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敏感复杂不稳定隐患。

  吴沙还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围绕提高“选择调解率、调解成功率、自动履行率”的“三率”目标,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二要着力打造品牌。既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又打造地方特色,形成本地品牌。三要注重加强宣传。宣传本辖区、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宣传诉前联调的办法、程序和“不拖拉、不扯皮、不收费、不结怨、不留尾巴”等优势,让群众愿意选择诉前联调;要宣传诉前联调在增强化解矛盾合力方面的优势,让各联调单位支持诉前联调;要宣传诉前联调在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诉前联调工作;要宣传诉前联调在维护群众权益、建设平安广州中的作用,让全社会更加关注联调。

  叶敏辉对广州市诉前联调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希望广州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对诉前联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人财物保障,不断完善机制,为全省深化诉前联调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创造更多有益经验。

  (陈毅恩 文)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