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校的训练场上看庭审,比看法制节目更真切,感触也更多。”5月26日上午,一起危险驾驶案在江苏省江阴市的一所驾校里开庭审理。案件当庭宣判后,驾校教练和学员向出庭支持公诉的江阴市检察院检察官聊起了自己的感受。
据悉,江阴市检察院今年以来办理的危险驾驶类案件占到受案总数的26.6%,已成为受案数最多的案由。针对这一情况,该院通过已建立的巡回审理办案机制,经协调后特意将一批醉酒驾驶和交通肇事案件的庭审轮流放到该市各个驾校里进行,让教练和学员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这种专门为特定群体订制巡回办案模式的做法,是该院近期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在群众身边审理,用群众身边的案件教育身边的群众。”该院检察长胡洪平说。
今年初,江阴市检察院与当地高校组成调研组,论证出台了专门的工作意见,根据人口分布、案件性质、宣教对象等因素,联合法院将案件的庭审现场灵活选择在不同的场所,使特定的基层群众可以近距离旁听庭审,接受直观、鲜活的警示教育。这种办案模式既可省却被告人、被害人、证人等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往返乡村到市区的劳顿,也能让基层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
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该院在江阴市最大的批发商城之一的新百业广场,公开起诉了一起销售假冒国际知名箱包的侵犯知识产权案,数百家经营商户及上千名顾客观看了庭审。
江阴市检察院还制定了《关于派驻乡镇检察室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明确将犯罪嫌疑人经常居住地或者犯罪地位于乡镇辖区内、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条件的公诉案件,由乡镇检察室的检察官专门办理,并借助巡回审理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群众的范围。
面向特定群体,灵活选择场地,就近起诉,这种办案模式开展以来,江阴市检察院已在学校操场、田间地头、批发市场等公共场所办结150起轻微刑事案件,涉及1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