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动态

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公安史馆独具魅力

2014-05-30 10:13: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文/图

【名称】

闸北公安史馆

【地点】

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4楼

【设计由来】

打造一张闪亮的名片

上海闸北公安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光辉而又艰难曲折的历程,穿越时空隧道,重现历史中的每一段光辉岁月,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对在新形势下做好公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闸北公安史馆是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反映闸北公安风雨历程的历史陈列馆,于2004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建馆以来,史馆针对不同人群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警营开放日活动。对内组织新入职的民警、公安文职人员参观,通过了解历史,增强职业荣誉感,激发使命感。如今,参观公安史馆已经成为加入公安队伍新人的第一课。与此同时,公安史馆作为对外警营开放日的“压轴”节目,也使前来参观的民警家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以及辖区广大群众、在校学生,对公安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闸北公安史馆作为闸北公安文化中一张闪亮的名片,先后被区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命名为闸北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

【内容介绍】

陈列珍贵历史实物近千件

史馆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真实记载了闸北公安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典型案例以及主要警种的工作职责,共陈列珍贵的历史实物近千件。

走进闸北公安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铜版画。铜版画以闸北民警的真实事迹为素材,用13组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示了闸北公安54年来的历史轨迹。从四行仓库前,解放军进军闸北,人民警察与人民军队一脉相承;到建国初期,公安战士镇压反革命分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户籍民警深入联系群众;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年“严打”,公安民警废寝忘食工作;新世纪,社区民警走家串户,巡逻民警屯兵街面,交通民警顶风冒雨,刑侦民警明察秋毫,展现了闸北公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

史馆展示厅分为序厅、四个历史阶段、专门工作以及队伍建设几个部分。

序厅以历史照片反映了国家各级党政领导对闸北公安的关怀和爱护,同时以电子模型、影像资料展示闸北警方构建现代警务机制以及着力提高打击犯罪、应急反应和治安防控的能力。

第一个历史阶段,记载了上海解放后闸北分局54年的历史沿革,重点展示了闸北公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镇压反革命、肃清土匪恶霸和清除旧社会遗患的史实。

第二个历史阶段,展示了当年轰动一时的系列盗窃案,由于涉及破坏生产秩序,在当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案件的迅速侦破,反映了闸北公安在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第三个历史阶段,通过“文革”期间闸北公安破获的多起性质恶劣、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表现闸北公安民警在艰苦条件下,依然牢记人民警察宗旨,履行职责,维护了全区社会治安秩序。

第四个历史阶段,从刑侦、经侦、治安管理等各方面,反映了闸北公安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严打整治策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有效遏制违法犯罪案件上升的势头。

专门工作部分,史馆将上海火车站地区治安派出所工作、消防工作、监管工作和交巡警工作等几项闸北公安重点工作单独列出,突出展示,通过100余件实物、照片,充分展示了闸北分局各项工作发展历史。

队伍建设部分,从科技强警、烈士模范、纪检督察、公安文化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反映了闸北公安将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民警综合素质。

【相关故事】

“小马天民”们把平安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50多年前,电影《今天我休息》让优秀民警马天民的形象深入人心。而马天民的原型,就是原闸北分局指江庙路派出所优秀社区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马人俊。当年的马人俊,用真心、热心、用心为群众服务,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肯定和爱戴。在马人俊曾经工作过的社区,至今仍有当年的居民对马人俊服务群众的事迹津津乐道。

50年后,就在马人俊工作和战斗过的派出所,一群年轻的民警正踏着前辈的足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赢得了居民的赞扬:“电影《今天我休息》里的那个马天民又回来了。”这就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玺带领的“小马天民”警务组。化解群众矛盾、帮助困难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辖区一方平安,80后的“小马天民”们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把平安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闸北公安史馆设计筹备之初,邀请马人俊等老公安们集思广益。从史馆构架、资料收集、展馆布局,老同志们纷纷建言献策,对史馆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有的还捐出自己珍藏的实物、老照片、历史资料等。

1949年5月,北站分局(后与闸北分局合并)局长林星接管伪警察局。那张由陈毅、粟裕签发的局长任命书对林老来说意义非比寻常。但听闻史馆成立,林老欣然同意将任命书无偿捐赠给史馆。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自闸北公安成立以来,老一辈闸北公安人留下的珍贵实物、史料,都被分门别类展示在公安史馆中,成为每一个闸北公安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闸北公安史馆已经成为闸北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每一个新闸北公安人,都要先来到这里上第一课。与此同时,史馆每年接待辖区居民、警风警纪监督员等社会各界来访者近千人次,架起了一座百姓和警方之间的桥梁,拉近了群众和民警之间的距离。

走进警营,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公安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闸北公安依托公安史馆,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架起一座警民沟通桥梁,为警民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公安工作更好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吴 艺 通讯员 石芳凝)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上海市公安局:要始终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
·上海市公安局:始终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
·上海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经营案件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成立
·上海市公安局长为处级干部授课
·上海市公安局:“打防严保”夯实平安基石

·上海市公安局:“打防严保”夯实平安基石
·上海市公安局警出动直升机实时监控交通
·上海市公安局警出动直升机实时监控交通
·上海市公安局召开座谈会纪念110开通二十周年
·上海市公安局破获发票类犯罪案件800余起
·上海市公安局“网上招领平台”开通 为失物找寻“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