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西班牙人卡门,在河北省生活了10年。她曾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她说,这些年,不论是母亲来探亲,还是爱人来陪读,当需要出入境方面的帮助时,都会接触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他们的服务很专业、很贴心”。
近年来,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坚持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的工作理念,把群众意愿当作工作的“风向标”,相继荣获“全国文明窗口”、“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没想到你们能把证给我送来了”
近日,当民警赵雪娟将护照递到范阿姨手里时,老人激动地说:“没想到办证这么方便,没想到你们能把证给我送来了!”
石家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张向红介绍,支队根据工作实际,要求民警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腔热情接待、一份真诚办证、一声再见相送。”他们还推出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错时服务、提醒服务等措施,对情况特殊的群众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优质服务赢得群众的满意。
据了解,2013年石家庄全市出入境受理量为21.5万人次,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200余件。
启动“零障碍”服务,一天为申请人办好证件
今年1月27日,值班民警发现一名焦急的申请人。经询问,申请人因亲属在澳门突发重病,急需前往照料。得知情况后,支队立即启动“零障碍”服务机制。当天下午,民警将证件送到申请人手中。
作为“窗口”单位,支队陆续出台了出入境管理民警行为规范、出入境接待窗口禁语等制度,制订详细操作工作规程,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支队政委曹军英告诉记者,支队特别注重日常作风养成,推行了岗前训示、零障碍服务、绩效管理考核、回访和满意度评价、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
出台一项小措施,每年为群众节省30万元
为服务台胞,支队提炼出“1653定式服务法”,即把受理申请的过程细化分解为16个规范动作,明确5句常用文明用语,确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种实时评价标准,要求民警受理过程达到“三快、二轻、一准”的目标,即录入速度快、申请材料查验快、相关信息比对快;双手接收申请材料轻,双手递还证件轻;比对、录入信息准。
为给群众提供便利,如今在石家庄市学习、居住、工作的外地户籍人员,只需要提交户口本、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出国(境)证件;只需要提供申请材料,不再提供复印件,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群众节省复印费用30万元。
·河北石家庄:"短放简"贴心服务打造美丽窗口
·石家庄新华打掉盗窃电动车电瓶犯罪团伙
·河北石家庄新华区法院利用官方微博直播庭审
·河北石家庄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石家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覆盖至县
·[视频]河北石家庄有支家长护学队
·[视频]河北石家庄有支家长护学队
·河北石家庄:访百家企业服务园区建设
·河北石家庄法律援助站覆盖至县
·河北石家庄:开展专项监督促进政府工作落实
·石家庄出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实施方案
·石家庄出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