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农副业生产培训班上,福建公安边防总队农副业生产经验介绍赢得参训人员一致赞誉。该总队后勤部副部长林志强归纳说,规范化建设管理是农副业生产乃至整个后勤工作取得如此突出成效的法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福建公安边防总队通过建章立制、创新手段、强化监督等手段,强力推进后勤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后勤保障能力和效益,为公安边防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9单25次采购,节约资金711.54万元,节约率达17.12%,这是该总队机关采购中心2013年书写的答卷。节约的秘诀在哪里?“我们有一套完善、科学、实用的制度,物资采购的每一个流程都在制度的框架内流转。”该总队后勤部负责物资采购工作的助理员陈婧说。
制度是规范后勤管理的依据,更是完成各项后勤保障任务的保证。福建公安边防总队结合部队实际,对财务管理、营房基建、军需卫生和军械运输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修订完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面的后勤制度体系,使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该总队借鉴地方财政集中支付管理模式,修订出台工程建设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实施细则,有效优化资金管理使用效益;修订总队机关采购工作规定,对采购工作的执行范围、监督办法、采购方式、操作流程等进行明确规范,确保采购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结合部队实际,综合考虑物价和经费标准变动因素,修订总队各类会议、培训及竞赛活动经费标准,规范经费保障工作……“以法规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不但增强了后勤管理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更使每个单位、每项工作始终都能按照后勤管理法规的要求规范运行。”总队后勤部部长魏刚说。
预算是经费调控的“龙头”,是经费投向、投量的“总开关”。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公安部边防管理局部署,该总队在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率先推行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在预算编制时,要求主动申报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提和主要依据;在预算执行中,实施绩效运行监控,发现目标偏离的,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预算完成后,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并通过各种监督手段体现经费支出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一机制的运行,有效提升了经费保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维护了部队资产安全完整。
涉案财物管理繁杂且敏感,极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该总队专门制定下发了《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开发了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严把扣押、管理、监督“三个关口”,实行专人、专库、专账管理,以解决违规扣押、处置涉案财物等问题,实现“案管分离、集中管理、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目标。莆田公安边防支队完善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实现了涉案财物管理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福州公安边防支队专门建设了具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功能的规范化物证室,按照普通物品、大件物品和贵重物品实行分区管理;泉州公安边防支队每月对涉案财物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有效解决了涉案财物处置过程中的结果不透明、流向不清楚的问题。涉案财物管理机制的施行,有效提高了执法监督效能,提升了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日前,其经验做法已被公安部审计局批转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