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提示

街头版兑换假欧元骗术再次开演

2014-05-28 16:58: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案件回放▶▶▶

5月5日,市民吴女士路过江边时碰到一名问路男子,询问:“海事局怎么走。”该男子自称姓高,是山东省青岛市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因与市海事局的“陈局长”交情甚好,这次来九江是帮“陈局长”换欧元给孩子读书用的。说完,高某还当着吴女士的面拨通了“陈局长”的电话。电话里“陈局长”称他不在九江,让“高经理”直接找他单位办公室的“刘主任”。看着“高经理”一脸诚恳的表情,吴女士便带着他来到九江海事局。

一到海事局门口,“刘主任”便迎出门来,客气地约两人在附近的茶楼边喝茶边谈论兑换欧元的事情。“高经理”说:“这次我带来了7万欧元,其中的4万欧元是带给‘陈局长’的,但要按1∶6的比例给我24万元人民币。”“‘陈局长’现不在九江,这样吧,我认识一银行的信贷科长,可以让他先贷出24万元,等‘陈局长’回来再换回欧元。”说完,“刘主任”便带着“高经理”和吴女士来到附近的一家银行,并约出了“邹科长”。“邹科长”表示不能贷只能换,并可以按1∶8的比例换,一旦换了就不能再换回来。这时,“刘主任”把吴女士拉到一边,“吴大姐,我看‘陈局长’的4万欧元是不能换了,要不,我们把剩下的3万欧元换过来,再换给‘邹科长’,中间的差价咱们每人可以分2万多呢。”

吴女士一想,确实划算,这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赚上2万余元,于是便答应了“刘主任”的要求。在“刘主任”的游说下,“高经理”很不情愿地同意按1∶6.5的比例兑换3万欧元。由于“刘主任”手上还差2万余元,吴女士便赶到家里拿出银行卡取了2.4万元现金,交到了“高经理”手中。在“刘主任”的安排下,拿到了红纸包着的“3万欧元”,吴女士赶忙到银行找“邹科长”,可到银行一打听,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人,整包“欧元”都是假的。这下吴女士可急坏了,匆忙赶到海事局找“刘主任”,发现也没有这个人,吴女士顿时蒙了,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案件分析▶▶▶

“连环套”环环相扣

3个骗子“一台戏”:一个充当外地商贸公司经理,一个冒充市海事部门主任,另一个冒充银行信贷科科长,角色不同,各有分工,采用一环扣一环的“连环套”手段,把假戏导演得天衣无缝,让受害人当场损失2.4万元。

民警支招▶▶▶

到正规金融机构进行交易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所谓“外币”交易,如需兑换外国货币,就需要提前多学习、了解、掌握外币的相关知识。

兑换外币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对非正规机构和个人的兑换活动,没有确切把握时,不要冒险进行兑换交易,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记者 肖海员 通讯员 唐 婷)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