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没有想到,拖欠2.4万元,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面对执行法官,他感慨:“这都是不懂法造成的。以前觉得欠钱不是多大的事,更没想到法院能这样‘硬碰硬’。”一年前,秦某与杨某发生纠纷诉至山东省广饶县法院,法院判决杨某赔偿秦某2.4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但杨某每次都以没钱、已离婚无财产、无能力履行等理由拒不赔偿。执行法官发现杨某在银行账户上有存款近6万元,还经营着一个洗桶厂,经营状况良好。这构成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情节严重”。为维护法律尊严,给类似赖账不还、藐视法律者以有力打击,广饶县法院依法将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在涉民生执行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山东省各级法院采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告执行、悬赏执行、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加大对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截至5月25日,山东全省法院在专项活动中共公布涉民生案件失信被执行人523人、限制出境20人、限制高消费92人、拘留485人、罚款98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5人。
黑名单威力显现
“这次我是真心实意和林某协商,不玩失踪、不忽悠,马上还款。”不久前,“隐身”许久的被执行人肖某突然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
6年前,肖某与林某因苹果买卖纠纷对簿公堂。在诉讼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肖某承诺付清苹果款5万元,原胶南市法院据此制作了民事调解书。在执行中,肖某与林某再次达成协议,保证按期付款,否则自愿承担迟延履行金。但此后肖某不仅分文未付还玩起“失踪”。从2010年开始,林某与法官多方查找其下落都没有结果,林某一家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我现在真的想把案子结了,我有一个项目需要办理银行贷款,因为上了黑名单,银行不予审批。如果这几天再批不下贷款,项目不能启动,我的损失绝对不是这个案子的案款可以比的,我愿意马上还款。”如今,肖某向法院说出他现身的真实原因。经执行法官主持调解,肖某与林某达成和解,肖某一次性付给林某7万元并当庭履行,案件圆满执结。
“这起案件最终能执行,得益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和信用惩戒制度。”执行法官说,法院将有能力履行生效裁判文书而拒不履行的“老赖”列入黑名单,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给“老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更重要的是,“黑名单”被推送给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房管局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和公安局出入境信息系统,限制其贷款融资、办理转账业务、买房过户、出境、高消费等,提高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成本,大大压缩了“老赖”的生存空间,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在专项活动中,济南两级法院向社会公布涉民生案件的67个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并通报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当地商业银行、工商、车管等相关单位,19名失信被执行人很快履行了义务,12名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青岛法院先后3次向51个案件的53名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对其中的37名被执行人限制乘坐飞机。临沂市兰山区法院在电视台曝光32名失信被执行人后,5名被执行人很快主动与申请人达成了和解协议。
让“老赖”无处藏身
执行,找人查物是关键。去年腊月二十三,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刘某天不亮就被执行人员“请”到了法院,面对亮出证件的执行干警,刘某连声感叹:“太快了!刚回家,就被你们发现了。”
刘某是一名欠款多年,辗转多地,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在专项活动中,临邑县法院执行法官判断,刘某可能要回家过年。果然,执行法官通过司法查控平台,从公安机关了解到刘某回家的信息,迅速出击,控制了刘某。
“点对点查控和执行联动机制建立后,法院执行不再是一家单位‘单打独斗’,而是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协作,不仅实现了信息共享,而且在第一时间查控被执行人和财产。只有全社会协同,让‘老赖’无处藏身,才能啃下执行这块‘骨头案’。”执行法官说。
在专项活动中,山东各地法院充分利用“司法协助网络工作平台”,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进行全面查询;进一步强化“四查”,通过工商、公安、房管、国土等部门积极主动查找和控制被执行人股权、车辆、房产和土地等财产;对于常规查询未能查到财产的案件,还通过执行联络员、基层组织等多方面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积极推进案件进展。
今年2月2日,大年初三,青岛平度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张宝伟接到青岛机场公安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你们‘黑名单’上的范某被拦下了。”
在青岛机场,执行人员当场宣布对范某司法拘留15天。范某垂头丧气地说:“真没想到,躲了好几年,还是被抓到了,还是没有逃脱法律的惩罚。”范某为逃避执行,先是搬离原办公地址,后来干脆玩起了失踪。执行人员多次到其住所寻找均一无所获,到房产部门查询房产也未能找到线索,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在实施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后,青岛中院将范某列入“失信黑名单”,同时向其下达了“限飞令”。在范某准备春节期间乘飞机出去游玩时,机场工作人员将其拦截。范某最终多方筹集资金偿还了全部债务。
“公布涉民生案件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拘留、罚款、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法院硬起来,才能让‘老赖’软下去。”张宝伟说。
健全执行长效机制
据介绍,山东全省法院纳入清理范围的涉民生案件共有1627件,截至5月25日,全省已全部执结,执结率为100%。同时,新收涉民生案件11076件,执结10185件,结案率为91.9%,完成了最高法院确定的目标任务。
“在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全省法院既立足当前,下大力气解决积案,又着眼长远,进一步健全完善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山东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爱云说。
山东高院研发了执行款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对执行款物全程管理的基础上,对涉民生案件执行款物重点监控。济南中院制定《关于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依法快立、快执,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现。
“阳光执行”也从理念成为制度。通过短信服务平台,把涉民生案件的启动、财产查控、财产处置、款物发放、结案等环节的信息及时公开,不仅有效避免了执行中的“庸懒散”和“吃拿卡要”,而且在沟通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执行法官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执行公开,有的执行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行踪和财产线索后,及时与执行法官联系进行查控;有的当事人改变了对执行法官的看法,对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申请执行人不再闹访;有的申请执行人了解到被执行人的困难状况后,主动提出减免债务,达成执行和解。
对于因被执行人确无财产,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法院还积极开展司法救助。专项活动中,山东省各地法院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共对156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了186.9万元救助款。经山东省委政法委协调,执行救助已经纳入省级司法救助的范围。(记者 徐 隽)
·山东首创在看守所普设法援工作站
·山东:切实把各项反恐维稳措施落到实处
·山东部署反恐维稳工作
·山东济南历下深化微笑窗口创建活动
·山东嘉祥协警跳下四米高桥勇救溺水男童
·山东安丘交警“双微”警务平台接地气
·山东安丘交警“双微”警务平台接地气
·山东青州:2.7万只“天眼”护佑百姓平安
·山东烟台边检与驻地单位举办青年公益联谊会
·山东淄博西河派出所筑牢山区农村防范网
·山东日照边检站创新推出勤训一体化工作模式
·山东肥城交警加大查处酒驾醉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