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大早,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巡防支队长张志宏来到办公室打开窗户。这时,他远远地看到公安局大门口,一位女士拉着一个小孩向里张望,正和门卫说着什么,门卫却连连摆手。
辽源市公安局办公楼一至四层开展警营开放,市民都可以随意参观,今天怎么会拒绝一个小孩?于是张志宏拿起电话打到门卫值班室,原来,是一位奶奶带着孙子要来参观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却没有提前预约。
来参观的男孩叫乐乐,6周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听上小学的表姐说起参观平安教育基地的事,特别感兴趣,这天乐乐不上学,奶奶就带他来参观了。经过沟通,乐乐在基地快乐地玩了个够,高兴地说:“这里比我想像的还好!”
“不但孩子学了很多知识,我也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的许多误区!”乐乐奶奶对陪同的解说员说。回去时,乐乐奶奶在馆内平安墙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未来有希望了,谢谢你们!”
“辽源市公安局的4个教育基地是辽源市委、市政府的惠民实事工程,也是平安建设基础工程。”辽源市公安局巡防支队团委副书记孙鹏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2012年,辽源市确定了建设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和全民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目标,至今年3月,4个基地全部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已接待中小学生和群众3万余人。“基地既是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实践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和成长环境,也是群众学习公共安全知识的大学校。”
“要让参观者在教育基地了解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从容应对突发危险和灾难。”辽源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主任卢盛春说。
进入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参观者首先看到的是基础安全知识部分,分为4个展区,有日常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民防安全和环保安全。接下来是校园活动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知法用法守法,平安辽源建设等展区。每个展区不但有学生们互动环节,还有一些项目会扩展到学校和家庭。
“要利用安全教育这个网络,让每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促进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安全素养的提升。”卢盛春说。
5月9日上午,在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记者从酒驾体验区走过,十几秒的路程,记者充分体验了踉跄扶墙、慌张失控的醉酒状态:并非紧张和恐惧,而是精神无法集中的涣散游离状态。
“这样的状态来开车,根本控制不了,实在太危险了。”十几年驾龄的市民刘先生陪孙子来基地参观,走过酒驾体验区后,他这样说。
在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的留言墙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则群众留言:交通安全体验也是人生安全幸福的体验。
在室外交通体验广场,孩子们在阳光下自驾着卡丁车,行驶在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中,主题公园其实也是一个缩小的、功能齐全的城市,遇红灯停,遇行人减速等一些安全常识、交通规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影响,安全行驶、文明礼让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在灭火体验区,参观人员纷纷拿起灭火器,学习怎么救火;在逃生体验区,人们在解说员的指挥下,在摸拟烟雾中摸黑从走廊里逃出来;在地震体验区,8级地震瞬间来临,反映稍慢的于女士没跑出“屋子”,被掉下来的仿造石梁砸中,被“抢救”出来的她,感慨地说:“居安思危,安全防范意识太重要了!”
辽源市西安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国傲在参观完基地后,写的一篇作文是这样结尾的:“在安全教育基地学到的常识对生活很有帮助,学到的本事并不希望用到,但是学了这堂课,我相信,我也能成为鲁滨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