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郭小宇 整理/刘 玮
“民事搭上直通车,所长庭长‘双保险’,春风化了陈年事,两年橘树‘结’一朝解,高兴啊!”几天前,在我们派出所辖区窑棚村,村民老牛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激动得竟念起诗来了。我和身边的法庭庭长老彭也很高兴,一起持续了两年时间的橘树“结”一朝得以化解,谁能不高兴呢?
老牛今年70岁了,身子骨儿硬朗,很有个性。第一次见到老牛时,我就对他那大嗓门、急脾气印象深刻。那是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翻阅案卷,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说要打架。我顺着声音找过去,看到派出所接待室里有一位老汉,正怒目圆睁、手舞足蹈,情绪非常激动。我赶紧递了一杯水给他,并劝他坐下慢慢说。老汉听说我是所长,拼命地抓住我的手,连声说:“所长,你一定要帮我的忙。”随后,他告诉我,他姓牛,并给我讲了纠缠他两年的橘树“结”。
事情还得从2000年说起。那年,老牛和妻子去广东儿子家住,临行前,他与邻居王某达成协议,将自家一块1.7亩的橘园给王某管理。因走得匆忙,双方没来得及在协议书上签字。2012年,老牛返回窑棚,要收回橘园,王某也同意了。可是,双方在橘树补偿问题上却产生严重分歧,园里有大、小橘树31棵,王某要求补2200元,而老牛只同意补1600元。结果,这600元的分歧让双方纠缠了两年,始终没能解决。
今年3月,老牛发现橘园里又种了14株小橘树,赶紧找村委会和镇政府出面制止。可当村、镇干部找王某时,王某已出远门了,打手机也不接。这下可把老牛急坏了,为了要回橘园,他下定了决心。于是,老牛火急火燎地跑到派出所来,并大喊,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他一定会动手把新种的橘树拔掉,即使跟王某干上一场恶仗也在所不惜。
看得出,事不解决,老牛决不会罢休。于是,我当场对老牛表态,要把这事管到底。之后,按照老牛提供的线索,我很快找到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并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只是600元之争的小案子,但我不敢掉以轻心,特意去了一趟当地法庭。庭长老彭正好是我的朋友,有着丰富的农村调解经验,我找他一起商量调解方案。
很快,我和老彭来到窑棚村,按照我们事先商议好的,先做通王某儿子的工作,再让他联系王某,获得王某授权。之后,我们主持老牛与王某儿子协商,并劝说双方互相让步。最终,双方顺利达成补偿协议。老牛将签好的调解协议书小心翼翼地收起,随后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