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首个执行机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线
5月22日,笔者从大兴法院召开的“深化执行公开?惩戒失信行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院执行局官方认证微博 @北京市大兴法院执行局 在新浪和腾讯平台同时开通,微信订阅号“北京市大兴法院执行局”也于当日上线。据了解,这是北京法院开通上线的首个执行机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该院执行局的微信订阅号设立了执行资讯、执行公开、执行信箱三个一级菜单,包括执行法规、工作规程、法官名录、拍卖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线索举报、留言版等子栏目。除发布基本执行信息外,微信订阅号进一步扩大了执行公开的事项范围,将信息公开作为诉讼指导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执行风险提示、业务办理规程、工作动态等重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确保当事人打一个便捷的官司。执行当事人还可通过微信订阅号的执行信箱直接进行执行线索举报或留言,也可以在腾讯或新浪微博平台通过私信、评论、@的方式联系该院执行局。依托自媒体即时、交互、便捷的优势,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了解执行信息的渠道更加直接,法院执行机构民意获取和反馈的速度也更加便捷。
在形成全媒体执行公开的合围气场之外,该院还借力“微效”,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今后,该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信息除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外,还将在该院执行局官方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上进行公布,任何公民和单位均可以通过上述网络平台进行查询。住所地或注册地在该院辖区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除在北京大兴信息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和大兴报上公布外,还将在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繁华中心地带的三块电子显示屏上定期滚动公布。就具体公布方式而言,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的信息将按照上述网站的要求进行公布;在其他平台公布的信息,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还将公布其照片,便于社会公众识别。该院还准备通过法官微访谈、微信订阅号信息发布、电视报纸普法、公共显示屏滚动普法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惩戒失信行为、建立社会诚信的宣传活动,为破解“执行难”做出有益尝试。
笔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根据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8部门联合签署印发的《“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通知,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将对其采取禁止高消费、限办贷款和信用卡、自然人禁任企业高管等“三记重拳”。目前,大兴法院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当事人共计192名,该院已对其中的11人采取了限制出境举措,对116人采取了禁止高消费举措。约12%的失信当事人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主动联系法院履行了法律义务。
·[视频]北京:接警到场不超3分钟
·北京顺义“春雷一号”专项联合治超行动结束
·北京西城院未检处采用“七步教学法”切实增强法制宣讲工作实效
·北京朝阳检察院召开检察业务竞赛动员部署会
·北京铁检机关举办首次法制宣讲技能培训班
·北京多警种联动构建立体化反恐防恐工作体系
·北京多警种联动构建立体化反恐防恐工作体系
·北京警方公布反恐常态化方案
·北京警方构建立体化反恐防恐工作体系
·北京向社会公开征集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建议
·北京将更快公开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北京首例“伪基站”群发短信案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