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南京法院运行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纪实

2014-05-26 08:19: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服务接了地气 网上自有人气

  ——南京法院运行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纪实

  河南郑州的季先生最近因股票交易发生纠纷,通过互联网在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立了案。足不出户就可立案 ,这让他很新奇也很感慨。

  南京法院升级版的诉讼服务中心运行4个月来,线上访问量近二十万人次,办理网上立案、网上送达、判后答疑等千余件。

  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搭建了司法与群众联系的新载体,拓展了司法服务民众的渠道。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全省法院推广诉讼服务便民利民的“南京模式”。

  “两便”原则 改版升级有导向

  “让群众诉讼简单便捷。”如果说多年前,这句话在人们头脑中更多意味着方向和期盼,那么现在,南京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带来的成效让您切实可见。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13年6月,他们将现实版的诉讼服务中心“搬”到互联网上,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转身”。

  脱胎于现实版的诉讼服务中心毕竟是个“新生儿”,服务功能还不够配套,有些甚至还存在缺陷。结构决定功能。该院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把服务功能镶入网络应用中。针对群众对诉讼知识的渴望,设立社会公众服务区和当事人服务区,进行网上立案、网上在线材料转处等,满足群众便捷、有效、低成本的需求。同时,设立法官服务区,方便法官主动投入网络应用中,让被服务者和服务者“共进”。

  网络诉讼服务中心的“生命”在实用。该院优化结构,做繁琐程序的减法,内容适用的加法,将原先的29个功能模块减少至16个,并划分设立为社会公众区、当事人服务区、法官服务区三大平台,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清晰可见;增强互动功能, 增加了网上在线服务,强化网上法官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升级版的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一上线,立即引来网民和法官的大量点“赞”。

  简单好用 群众诉讼添帮手

  巿民王先生在南京中院打房产纠纷官司, 可开庭一个多月了还没有结果,焦急等待中的他用法官教的方法,输入案件代码和密码,进入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案件查询系统,案件状态清楚可见:合议庭已合议,因案情复杂等待向院审委会汇报。

  从立案、审理到执行,共显示15个流程节点,案件当事人可随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以网上送达为例,登录进入法官工作区平台,找到送达功能模块,该模块可实现法院在审案件受理、应诉、出庭、传票、缴费和其他通知类文书的网上送达。 法官通过审判管理系统将通知类文书上传送达功能模块,负责文书电子盖章部门,盖好章后回传到文书送达功能模块,再由案件当事人自主阅读下载和打印保存,送达即完成。为保证网上在线送达的完成,他们在功能设计上辅助四个阶段的信息自动提示:完成电子盖章上传后,系统将同歩以电脑系统信息方式提示案件承办法官;文书上传至送达功能模块,系统以手机短信方式提示案件当事人查阅信息;当事人在阅读相关文书后,系统会以电脑信息方式自动提示案件承办法官打印送达回证;承办法官在打印送达回证的同时,系统自动以手机短信方式回复案件当事人送达程序完成。在不久前南京法官协会召开的律师座谈会上,三十多名与会律师齐声点“赞”。有专家简单算过两笔账:一笔是法官的“送达账”,一起案件从受理到审结,各种通知类文书送达至少8次以上,每起按邮费20元计算,一起案件送达费用至少要花掉160元,全市法院一年按10 万件案件计算,全年可节省费用1600万元; 时间成本从平均7天,减少为2至3小时。 另一笔是案件当事人“立案账”,按每起案件涉案2人,每人交通费用100元来计算,10万件案件可节省2000万元,节省的时间可想而知。

  制度保障 作用才能最大化

  有了诉讼服务中心平台,如何使其作用发挥最大化?南京中院的回答是: 靠制度来保证。该院建立全天候网上诉讼服务团队,全市两级法院业务骨干均是网络服务队伍成员,除此之外,设立网上立案专员,专事网上立案审查;聘请了200名法律专业在校生、社区党员代表、调解能手担任志愿者,普及法律知识,指导诉讼活动。

  网上立案、网上约见法官等,从理论上讲效率提高了,可如果法官工作忙顾不过来或拖沓不认真办理怎么办?对此,该院从技术和制度上进行了设计把关。对网民提交的服务事项,规定了办理的限期,超期一日的,审判管理系统即自动发信息提醒,超期三日将亮红灯警示,超期七日将以专报形式报送两级法院分管领导、审判管理办公室和干部人事处,作为考核法官业绩和评先评优的依据。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办公室还通过在线平台收集网民意见和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回复当事人。

  制度作用的最大化在于配套,一方面建立健全在线诉讼服务协调管理机制,网络管理办公室每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就当月网上诉讼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工作管理等情况向全市法院的主要领导和部门进行通报;另一方面,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和调动法官自觉服务网民的积极性。(记者 赵兴武 通讯员 汪来喜 邓光杨)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法治江苏建设2013年发展报告发布
·江苏泰州市“万卡惠民、万民学法”
·法治江苏建设2013年发展报告发布
·江苏南京检察院:办理首例控申抗诉再审案件
·江苏警方发布4种“网购”陷阱
·江苏暗访检查“执法为民七项承诺”落实情况

·江苏暗访检查“执法为民七项承诺”落实情况
·江苏南京:办理首例控申抗诉再审案件
·江苏:暗访检查“执法为民七项承诺”落实情况
·[视频]江苏无锡中院尝试“悬赏执行”
·江苏司法局长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
·江苏新增92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