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制故事

陈杰:他的文字宛如一泓清泉

2014-05-23 15:53: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个人简介:陈杰,男,1955年出生,现供职于黑龙江省公安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在3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先后从事过刑事技术、队伍建设、公安期刊编辑等工作。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50余家报纸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约100万字。出版报告文学集《守望安宁》、散文集《没有写出你的名字》。

一杯清澈的泉,沁人心脾。细细品读陈杰新书《珍藏的记忆》,感觉和他以往作品《守望安宁》《没有写出你的名字》一样风格一脉相承。作者的记忆细致入微,体现的是醉人的真挚情怀。丰富的阅历,岁月的积淀,让陈杰的作品中蕴含着独特韵味,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文字,能令人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温度。

他的记忆都与善良有关,《记住蜡烛》中照亮青春岁月温暖的光,《老叔》展现的是艰苦岁月中的那份亲情。《大哥》中,大哥以幼小肩膀挑水、干农活,小小年纪进山伐木,数月后平安归来,棉袄已经被树枝划烂,读来不禁令人心酸。这些珍贵的记忆深深地教育了我们、感动着我们。所以,陈杰的文字就像一杯清澈的泉,字里行间全部与人性有关,更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未来的方向。相对时间而言,很多人是走过了一段段路程,然后淡忘一个个宝贵的细节,而陈杰却把一段段路程的节点清晰呈现。

作为公安文坛的资深作家,每次见到他都是那样谦逊和蔼,这种品德在他的文字中有着鲜明体现。毫无疑问,陈杰有着厚重的人格。无论是他写就的100万文字,还是他走过的每一段路,陈杰的性情里没有功利与伪饰。高尔基的《在人间》里经常会这样描写一个人物:“我相信,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们以后不会再见了……”这是一种否定,一种阅尽红尘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些抛弃。与陈杰接触,感受不到一丝浮躁气息,那种诚挚之情令人感觉心安、可靠。所以,陈杰是一位见过后又想见,久久不见会想念的那种人。

正因如此,当用“把自己人生最宝贵的一段青春年华献给公安事业”来形容陈杰的时候,的的确确是一种庄重而诚实的表达。可以说,陈杰为公安事业的发展倾尽了个人的智慧和汗水。

“从警之路,让我尝遍了警察这个行业的苦辣酸甜。这个职业已经刻骨铭心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融入我的血液中。虽然我不是英模人物,但是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为神圣的公安事业奉献过,奋斗过,并为此感到自豪和光荣。”临近退休,陈杰语调平静,缓缓道出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这段话。(记者 冯锐)

[责任编辑:刘琳]